Skip to main content
Category

最新新聞

監委巡察新竹縣 民眾陳情竹北台大、天坑損鄰、新豐掩埋場垃圾去化

By 最新新聞
監察委員施錦芳、葉大華今天到新竹縣政府接受民眾陳情,受理包括台大竹北校地未有效運用,請台大撥出校地協助設立高中等6案。(記者廖雪茹攝)監察委員施錦芳、葉大華今天到新竹縣政府接受民眾陳情,受理包括台大竹北校地未有效運用,請台大撥出校地協助設立高中等6案。(記者廖雪茹攝)

2023/10/13 20:31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監察委員施錦芳、葉大華今天(13日)於新竹縣政府接受民眾陳情,受理包括台大竹北校地未有效運用,請台大撥出校地協助設立高中、新豐掩埋場垃圾去化及處理問題,以及竹北「天坑」案社區鄰損賠償及防治等6案。

縣議員吳旭智說,對於新竹縣府的提案與地方訴求,台大回應,竹北校區目前依校園規畫持續推動,但台大目前連校門和進修推廣教育大樓新建工程,1年來5次流標,在無法動用校務基金下,經費從何而來?台大至今都無明確說明。由於距離7月17日的專案小組會議所提3個月的期限已經快到了,無論是10月17日,或者台大校務會議10月21日,目前都還沒有任何消息。民眾擔心,是否一翻兩瞪眼!如此一來,新竹縣政府的威信何在?又縣民的權益何在?因此,他今天向監委陳情,請監察院調查台大在竹北校地處理議題上是否涉及缺失。

針對「豐采520」建案工程旁莊敬六街道路坍塌事件,社區委任律師詹晉鑒說,今年6月底竹縣府、竹北市公所、豐邑建設與社區代表四方會談,除台中市土木技師公會的鑑定報告外,社區要求另委託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針對造成天坑的原因及建案四周道路的安全進行鑑定,但豐邑建設有意見,此案暫時停擺。因此,社區委託他今天向監委陳情,監委受理陳情後建議竹縣府再邀集相關單位協調,儘快化解住戶的憂慮。

另外,前縣議員、新竹縣立委第一選區參選人余筱菁今天也針對新豐掩埋場垃圾去化及處理問題,向監委陳情。

2位監委下午也到嘉豐非營利幼兒園巡察。

社區委託律師向監委陳情竹北「天坑」案社區鄰損賠償議題,圖為資料照。(記者廖雪茹攝)社區委託律師向監委陳情竹北「天坑」案社區鄰損賠償議題,圖為資料照。(記者廖雪茹攝)

台大竹北分部爭議 林思銘批校方誤導縣民 市公所說話了

By 最新新聞

中時/羅浚濱】

新竹縣議員蔡蕥鍹指將在縣議會提案,請縣府研議課徵台大竹北分部空地稅。(羅浚濱攝)
新竹縣議員蔡蕥鍹指將在縣議會提案,請縣府研議課徵台大竹北分部空地稅。(羅浚濱攝)

台大取得竹北分部校地22年未開發又遭地方抨擊,提出設置智慧醫療大樓等規畫,縣長楊文科仍希望台大17日前回應撥用土地設置高中做優先考量。立委林思銘批台大說詞,誤導新竹縣民,民代紛質疑台大規畫建設經費何來?縣議員蔡蕥鍹更直指將在縣議會提案,請縣府研議課徵台大竹北分部空地稅!

林思銘指他8月初就拜訪台大張上淳副校長,提及新竹縣政府向台大爭取撥用3到5公頃的校地來做為興建高中使用,會談中,張副校長也告知會在10月中旬前回覆縣府,對比台大的說明,似乎可以預期2個星期後,台大會如何回覆縣府的訴求了!

林思銘批台大所稱的已規畫安排,根本就是虛晃一招,因為校方所謂要興建智慧醫療大樓等建設,依照教育部校務基金使用管理規範,台大是無法將校務基金運用這些建設,都是必須由台大自行籌措和自行募款,校方募款的作法,在與張上淳會談中獲得證實。

「台大不要做出對教育最壞的示範!」林思銘嚴正要求台大停止這種紙上談兵,空中樓閣的說法,應儘速與新竹縣政府辦理土地撥用程序,將22公頃校地做最有效的利用,不要讓新竹縣民對台大產生不良觀感!

縣議員吳旭智表示,台大無法用校務基金於竹北分部,目前規畫住宿會館案、智慧醫療大樓案、岩心庫儲存庫房新建工程案、半導體產學研究中心、太空研究中心等,都必須找到校務基金以外經費,才有可能有後續,這些規畫興建經費從何而來?有沒有著落?台大應該先說清楚,才能讓在地民眾認同。

吳旭智指縣府希望台大撥用3到5公頃校地,一起合作設置高中,這個方案並沒有要台大出錢,只需台大撥用土地,既然都要找經費,現成方案合作對象很明確,為何台大不考慮?

蔡蕥鍹則指,台大竹北分部土地閒置多年,市值超過660億,現還是以無其它經費建設竹北校區為由,不願協助竹縣解決高中職就學不足量能問題,更拒絕撥用校地與縣府合作設置高中,目前所提規畫案,完全著眼於自身利益,對緩解竹縣未來就讀高中職的就學量能毫無助益。

蔡蕥鍹同時以台大生醫醫院2期工程3年來連續流標6次,原因是經費不足,最後只能減做工程,但減做區域要另案發包,估計經費至少缺8億元,目前台大要自籌經費相當困難,若可釋出部份土地供新竹縣高中設校使用,也是嘉惠在地鄉親。

蔡蕥鍹說,台大身為全台最高學府,無償取得土地後未善盡回饋社會的責任,一直在「走自己的路」!甚至閉門會議都由台大主導,態度過於傲慢,她將在議會定期會中提案,請縣府研議課徵台大竹北校區空地稅,希望台大善盡社會責任。

竹北市民代表何宜芯認為,台大竹北分部的規畫內容,務必要符合新竹縣的需求,並且透過公聽會等方式向社會公開說明,以爭取民眾的理解與支持,更應該成立專案小組與地方對話,若到最後不得已,可考慮透過司法途徑,拿回竹北市精華地帶,為市民爭取權益。

竹北市公所表示,台大竹北校區整體規畫依其校園自治,因故暫時停止中,市公所近期接獲許多家長陳情,市長鄭朝方十分關心竹北地區學生就讀高中情形,特別到母校新竹高中進行交流,在評估與法規面下亦支持增班與增額的整體規畫,以渡過目前面臨跨生活圈就讀與新增校舍過於冗長的過渡時期。

圈地22年未開發 台大被批全國最大詐團

By 最新新聞

無償取得22公頃竹北分部設校用地 市價逾660億元 竹縣府要求撥地建高中遭回力有未逮

台大以實質無償方式取得22公頃竹北分部設校用地,2009年興建1棟碧禎館,設校就沒下文。(羅浚濱攝)
台大以實質無償方式取得22公頃竹北分部設校用地,2009年興建1棟碧禎館,設校就沒下文。(羅浚濱攝)

22年前,新竹縣政府同意台灣大學以實質無償方式取得22公頃竹北分部設校用地,但台大只在2009年興建1棟碧禎館後即停滯不前。隨著竹縣人口激增,高中職已顯不足,縣長楊文科希望台大在閒置校地設立「台大附中」遭拒,要求台大撥地給竹縣建高中,限期10月17日前回覆,縣議員則炮轟台大是「全台最大詐騙集團」!

竹縣府2001年辦理縣治二期區段徵收時,提供國1竹北交流道旁42公頃精華地,供台大籌設竹北分部。台大拿到第一期22公頃校地後提出發開案,帶動竹北房地產第1波飆漲,周邊不少建案打著「台大」名號,目前縣二1坪地價100多萬元,換算竹北分部校地價值逾660億元。

教育部2007年同意台大竹北分部變更計畫,規畫面積35.7公頃,台大自籌經費50.47億元;而後台大募款不順,縣府未撥付二期校地(目前設為AI智慧園區和勝利國中),台大在輿論壓力下,2009年興建1棟碧禎館「交差」。

因竹北人口激增,需新設高中職,縣議員吳旭智2021年提議設「台大附中」,縣府與台大成立工作小組,今年7月17日召開第1次會議,台大副校長張上淳表示台大無教育學院培育中小學師資,設附中「力有未逮」。另竹北分部新建校門和教育推廣大樓因流標6次,將分開發包重新招標,其餘科別大樓規畫中。

楊文科要求台大撥地3到5公頃給縣府設高中,請台大3個月內、最晚10月17日回應,但迄今未收到回覆。吳旭智和蔡蕥鍹等跨黨派縣議員指議會超過3分之2議員通過提案,盼台大和縣府合作,有效使用竹北分部閒置校地,目前看來不可能設台大附中,台大所謂的規畫未與地方溝通,也不知道錢從哪來,拿到土地不開發,根本是「全台最大詐騙集團」!

此外,縣府2000年計畫無償提供30公頃給台科大設竹北校區,鑑於台大「前車之鑑」,要求校方開發後才撥地;後來以設定地上權方式,先提供部分土地給中醫大新竹附醫和亞太美國學校,台科大縮減為7公頃。

台科大2016年興建1棟前瞻研發中心,2017年取得3公頃校地規畫國際書院、先進產學中心及整體校園公共設施新建工程,但發包後廠商倒閉,校方重新發包,預定11月開工。

大新竹家長促高中職增班、增額、新設校 總統府受理陳情了

By 最新新聞
家長自發組成的大新竹高中權益促進自救會26日向副總統賴清德當場遞交連署陳情書,28日已接獲總統府來電告知陳情書已受理,將會回文。(潘姓家長提供)家長自發組成的大新竹高中權益促進自救會26日向副總統賴清德當場遞交連署陳情書,28日已接獲總統府來電告知陳情書已受理,將會回文。(潘姓家長提供)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憂心竹北高中職不足的問題將於116學年度大爆發,一群家長自發組成「大新竹高中權益促進自救會」,26日向副總統賴清德當場遞交連署陳情書,提出增班、增額、設立新校等訴求。自救會說,28日已接獲總統府來電告知陳情書已受理,將會回文,自救會感謝中央重視,也希望能夠獲得具體的回應對策。

大新竹高中權益促進自救會說,關切這個議題的家長,7月下旬即接獲教育部國教署回文說,國教署除了已協助新竹縣於竹北地區新建高中校舍,竹縣府倘評估於竹北市設立縣立高中,可由縣府本權責辦理;但迄今未見竹縣府對外公開說明相關計畫。而除了台大竹北校區,家長提議像是無急迫需求的國中小學預定地,或是敏實科技大學等閒置校舍等,都是可評估新建高中的點。

新竹縣教育局長楊郡慈說,116學年度竹竹苗高中入學人數將超過1萬8000人,比112學年度多出2200多人。為因應高峰期,縣府除了推動六家和湖口兩所縣立高中增加15班,同時向國教署爭取國立高中增班。台大設立附中案,縣府已提出新設高中計畫書,台大預計10月下旬正式回應。

國民黨立委林思銘曾於5月邀國教署研商,結論為國教署協調國立高中進行增班,以增加竹竹苗地區高中就學供應量。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和邱顯智也於7月召開公聽會,王婉諭批評國教署在會中一再強調竹竹苗就學區就學資源供給量能充足,但新竹縣的學生得通勤跨縣市求學。兩立委都允諾將督促教育部積極解決。

立委參選人余筱菁則批評,竹北高中職不足早已可預見,但多年來不見現任立委督促國教署整體通盤檢討,導致問題已迫在眉睫。

竹北市長鄭朝方也接獲自救會陳情書,他說,對於高中增班、增額,市公所非主管機關,仍會積極協助向中央爭取。

國民黨縣議員吳旭智則說,要解決竹北學子就近入學問題,增班和增校應同步進行,而不是全由竹縣府自行處理,國教署應立即啟動大新竹地區公立高中職增班和增校再次評估!

民進黨縣議員蔡蕥鍹在議會提案,建請縣府與台科大新竹校區協商釋出專業師資及館舍資源,協助竹縣培育高職、技職人才。

大新竹高中權益促進自救會26日於新豐池和宮向副總統賴清德當場遞交連署陳情書。(記者廖雪茹攝)大新竹高中權益促進自救會26日於新豐池和宮向副總統賴清德當場遞交連署陳情書。(記者廖雪茹攝)

竹縣高中將只增班不增校? 議員:國教署資料解讀有誤

By 最新新聞

【中時 /羅浚濱】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指竹縣增設高中變自 行增班,國教署資料解讀有錯誤疑慮。(羅浚濱攝)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指竹縣增設高中變自 行增班,國教署資料解讀有錯誤疑慮。(羅浚濱攝)

116學年度竹竹苗高中入學人數將超過1萬8000人,將比112學年度多出2200多人,新竹縣議員吳旭智發起竹北市增設高中網路連署,各黨派民代陸續「共襄盛舉」,他指教育部早就知道新竹縣高中不足問題,但從5月開始幾次會議,國教署原承諾協調公立高中職增班,後明確表示「竹竹苗應可自行處理增班問題」,引用的資料及解讀有錯誤疑慮,應增班和增校同步進行。

 

縣府教育局長楊郡慈指出,116學年度國中升高中職學生因是龍年出生,竹竹苗入學人數預計有18000多人,到120學年度前每年約17000人,目前116學年度加上竹竹苗縣市立高中增班後的預估數(不含進修部)為16213人,就學供應量明顯不足。

吳旭智指5月19日透過立委林思銘和國教署研商「縣內高級中等教育之校舍恐將面臨校舍不足,影響縣內學生就學權益」會議,結論為國教署協調國立高中進行增班,以增加竹竹苗地區高中就學供應量。

7月6日立委張其祿帶同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考察「新竹學校辦理情形」,結論為國教署7月24日與新竹縣政府教育局召開會議,盤點新竹縣內高中及技術型高中班級數及教學空間,評估增班或擴班可行性;並因應地方生醫、AI及綠能新興產業發展,研議調整現有科班或新增科班,以滿足在地學生就近入學。

吳旭智指7月21日立委舉辦的公聽會,結論傾向公立高中職增班有困難。7月24日國教署與縣府教育局開會,表達公立高中職增班有困難,因無法達成共識,以1個月內召集新竹市苗栗縣再行研商。

國教署8月28日召開「竹苗區高中職增班設科需求研商會議」,結論為「現階段三縣市所規畫之增設科班,應可回應未來竹苗區學生人數增加所需」。吳旭智指國教署最後決策竟是公立高中職不用增班?

吳旭智強調,要解決高中職就近入學問題,增班和增校應同步進行,國教署應釐清8月28日「竹苗區高中職增班設科需求研商會議」的資料是否有誤,並根據正確數據,立即啟動大新竹地區公立高中職增班和增校再次評估!

龍年竹竹苗將多2千學生 竹縣議員喊話增班增校同步進行

By 最新新聞
龍年即將到來,116學年度竹竹苗高中入學人數預估將超過1萬8000人,將比今年多出約2200人。情境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龍年即將到來,116學年度竹竹苗高中入學人數預估將超過1萬8000人,將比今年多出約2200人。情境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龍年即將到來,116學年度竹竹苗高中入學人數預估將超過1萬8000人,將比今年多出約2200人,新竹縣議員吳旭智今年6月起發起竹北市增設高中網路連署,至今已有近6千多位家長響應。吳旭智指出,國教署原承諾協調公立高中職增班,後又明確表示「竹竹苗應可自行處理增班問題」,引用的資料及解讀有錯誤疑慮,應增班和增校同步進行。

 

吳旭智指出,國教署8月28日召開「竹苗區高中職增班設科需求研商會議」,結論為「現階段三縣市所規畫之增設科班,應可回應未來竹苗區學生人數增加所需」,最後決策竟是公立高中職不用增班?

 

吳旭智強調,要解決高中職就近入學問題,增班和增校應同步進行,國教署應釐清8月28日「竹苗區高中職增班設科需求研商會議」的資料是否有誤,並根據正確數據,立即啟動大新竹地區公立高中職增班和增校再次評估。

 

新竹縣議員蔡蕥鍹,日前也拜訪台大竹北分部資深專員陳志宏,盼能釋出專業師資,與科學園區、科技大廠進行建教合作,緩解未來高職就學量能。陳志宏也表示,若縣府能提出相關計劃,台大將列入討論評估。

 

新竹縣教育局表示,為了因應龍年學子入學高中的高峰期,新竹縣政府積極進行2所縣立高中擴建校舍工程,其中六家高中進行南棟校舍拆建工程,班級數將從21班增加至30班,刻正進行發包作業,預計於114學年度前完工;另外湖口高中遷校工程正在進行中,將於114年完工並遷校,班級數可由18班擴增到24班,兩所縣立高中共可增加15班招生供應量。

 

此外,新竹縣政府亦積極向教育部國教署爭取國立高中增班,並於今年7至8月至國教署進行研商會議,希望國教署能同意在114至116學年度進行國立高中增班作業。另積極爭取新設高中之可能,其中有關台大設立附中案,台大亦將於今年10月給予新竹縣府正式回應,確認後續新設高中可行性。

僅距離高鐵站2公里 竹北居民無自來水可用

By 最新新聞
民進黨籍新竹縣議員蔡蕥鍹(前右)14日指出,竹北竹北市東海三街距離新竹高鐵站不到2公里,但居民卻長年無自來水可用。台水公司對此表示,已提報水利署無自來水評比,若此案於評比順利獲核,預計可於民國113年完工供水。(蔡蕥鍹提供)中央社記者郭宣彣傳真  112年9月14日
民進黨籍新竹縣議員蔡蕥鍹(前右)14日指出,竹北竹北市東海三街距離新竹高鐵站不到2公里,但居民卻長年無自來水可用。台水公司對此表示,已提報水利署無自來水評比,若此案於評比順利獲核,預計可於民國113年完工供水。(蔡蕥鍹提供)中央社記者郭宣彣傳真 112年9月14日
中央社記者郭宣彣新竹縣14日電)新竹縣議員蔡蕥鍹今天說,竹北市東海三街距離新竹高鐵站不到2公里,居民長年無自來水可用,只能用地下水。自來水公司說,已提報水利署無自來水評比,若獲核准將可改善。

民進黨籍新竹縣議員蔡蕥鍹與國民黨籍竹縣議員吳旭智等人今天到竹北市東海三街附近視察,蔡蕥鍹說,居民長年無自來水可用,水源是使用地下水憂心水質問題,長年都是買水飲用,生活不便。

吳旭智向中央社記者說,此區域長期沒有自來水使用,確實使居民生活不便,希望中央、地方能盡快協助改善。

自來水公司向中央社記者表示,有關竹北市東海三街無自來水改善部分,因提送申請相關資料仍有部分文件需補正,如私有地埋設同意書及接水文件未附,還需等待補齊。

自來水公司指出,此案提送爭取經濟部水利署無自來水供水改善經費,依據其管考要點需免收路修費,要請新竹縣府協助。

至於經費部分,自來水公司表示,目前所提送的19戶用戶位置辦理勘估,後續會埋設管線,經費約新台幣944萬元,單戶成本49.7萬元。

自來水公司指出,目前水利署無自來水評比時間未發布,若依往年經驗於10月左右召開,若此案於評比順利獲核,預計可於113年完工供水。(編輯:方沛清)

慘!距高鐵站僅2公里 竹北居民竟沒自來水可用今會勘

By 最新新聞
有居民抱怨,一打開水龍頭就會先漏出黃黑色的水漬,且有油汙的感覺,只好長期買水喝。記者郭政芬/攝影
有居民抱怨,一打開水龍頭就會先漏出黃黑色的水漬,且有油汙的感覺,只好長期買水喝。記者郭政芬/攝影

新竹縣竹北市東海三街距離新竹高鐵站不到2公里,居民長年無自來水可用,只能用地下水,有的在家中自購濾芯或濾網,但看到全黑的濾芯,憂心地下水的水質,只好長期買水或到山區運水,感嘆在住新興都會區的竹北,卻是次等公民,自來水公司竹北營運所與議員們今天會勘,確認延管工程進度及經費,由於無自來水的居民約有75戶,部分尚需補件,盼最快能於9月底前送件完成,盡快爭取到相關經費。

 

「東海三街鄰近高鐵、生醫園區,位在竹北蛋黃區,可笑的是卻成次等公民。」東海里里長胡瑞琴說,整條街75戶竟長期無水、無瓦斯,地下水質很糟糕,居民只盼望能喝到一口好水。有居民抱怨,自家使用的濾芯已經全黑,一打開水龍頭就會先漏出黃黑色的水漬,且有油汙的感覺,只好長期買水喝。

 

民進黨籍新竹縣議員蔡蕥鍹長期關注此案,今年初接獲民眾陳情,立委邱泰源服務處責成自來水公司要求進度,前天經濟部長王美花前往關西淨水廠視察時,她向部長當面請命,因此今日與自來水公司再度會勘。

 

蔡蕥鍹表示,東海三街長期無水、無瓦斯,不該有此生活品質,多年前甚至因無水可救火,導致二位民眾在住家燒死,希望能盡快協助爭取自來水。此外,該區也沒有瓦斯,希望自來水與瓦斯管線能一起施作,目前正協調中,透過能一次性的刨鋪,避免勞民傷財。

 

國民黨籍新竹縣議員吳旭智也到場關心,他表示,該區是優質的地區,卻長期無自來水、瓦斯,過著50年代的生活,期望中央、地方能盡快協助施作。

 

自來水公司竹北營運所說明,無自來水改善經費是全國競爭型經費,目前還有一些資料需要補件,包含市公所核發接水文件,及里長收集每戶的土地同意書,等資料齊全後,將盡快向水利署來爭取經費。目前根據之前8月底已獲得的資料來概估,東海三街19戶的自來水工程約1.6公里,經費944萬,平均單戶成本約49萬多,資料遞送後,是否能獲核將由水利署來認定。

自來水公司表示,無自來水改善經費是全國競爭型經費,目前還有一些資料需要市公所核發接水文件,以及里長收集土地同意書,等資料齊全後,將盡快向水利署來爭取經費。記者郭政芬/攝影
自來水公司表示,無自來水改善經費是全國競爭型經費,目前還有一些資料需要市公所核發接水文件,以及里長收集土地同意書,等資料齊全後,將盡快向水利署來爭取經費。記者郭政芬/攝影
自來水公司與議員們今天到現場會勘,確認延管工程進度及經費。記者郭政芬/攝影
自來水公司與議員們今天到現場會勘,確認延管工程進度及經費。記者郭政芬/攝影

跨年晚會爭議 竹縣議員質疑李忠庭越權

By 最新新聞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新竹縣市跨年晚會活動,在前新竹市文化局長錢康明離職後爆料引起話題,新竹縣議員對此提出不同看法。民進黨議員歐陽霆、蔡蕥鍹質疑,一個沒有任何公務人員身分的人,何以有如此大的權力,決定大新竹跨年晚會要怎麼辦?國民黨吳旭智認為大新竹合作跨年晚會原是美事一樁,牽連到爭議很可惜!無黨籍朱健銘則說,原本新竹縣辦得好好的,如今卻無端受負面新聞波及!

吳旭智說,新竹縣市共同生活圈,原本就有許多資源可以一起整合分享,嘉惠新竹人,可惜共同合作跨年晚會的美事,受到竹市長高虹安的爭議影響。

朱健銘表示,不解為何高虹安自己爆發爭議,卻把新竹縣拉下水、扯到楊文科「主動邀請」。

蔡蕥鍹則說,李忠庭沒有任何公部門的職務身分,也不是機要秘書任用等廣義的公務人員,李若以個人身分幫忙市府「喬事」,著實不妥。她認為,即便是正式公務人員,也受「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規範,此法詳列各種衝突態樣,公職人員執行職務時,直接或間接使本人或其關係人獲取利益者,應予迴避。

歐陽霆批評,一個沒有任何公務人員身分的人,何以有如此大的權力,決定大新竹跨年晚會要怎麼辦?要找什麼卡司?要給哪家公司承包?甚至於是決定這些預算怎麼花?根本把自己當成是大新竹的地下市長!他強調,每一分錢都是新竹縣市的民脂民膏。

逆少子化卻沒學校念?新竹不少學生「得坐高鐵北上念高中」

By 最新新聞

親子天下/王韻齡】全台學校近年被少子化海嘯波及,但新竹縣市成為台灣極少數的「逆少子化學區」,從國小、國中到高中,家長最擔心小孩搶不到就近入學機會,甚至不少竹北高中生每天搭高鐵通勤。免試比序政策、地方和中央的學校規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逆少子化卻沒學校念?新竹不少學生得坐高鐵北上念高中

新竹縣是全國移入和新生人口最多的地區,現有的國高中卻無法滿足就學需求,許多竹北高中生選擇每天搭高鐵北上念書。楊煥世攝/蕭任宏提供

「園區帶來的工作機會太多,朋友的孩子們遠從花蓮、雲林來這裡工作,到了假日,好多年輕夫妻在 AI 園區遛小孩,生氣蓬勃是全國罕見的」,新竹縣教育局副局長蔡淑貞很驕傲的這樣說。

新工作機會帶入新移民,但原本的中小學卻容納不下快速增加的學生人數,新竹區父母為了讓小孩就近入學傷透腦筋,也成教育局一大難題。

在台積電「護國神山」領軍下,科技相關產業已成年輕人工作首選,而距離新竹科學園區車程20分鐘,同時有高鐵六家站加持的竹北市,10年來人口成長了6萬多,年年都以平均3%持續上揚。

根據財政部「109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初步核定統計專冊」統計,新竹縣竹北市每戶平均所得149.5萬元,站上全台冠軍,甚至擠下台北市大安區,被房地產業者喻為「全台十大富人區」之首。

竹北科技新貴家長爭取的不只是一般高中,更是好高中

高收入高學歷家長,對於孩子的升學更是在意。新竹縣家長協會理事長葉信輝說,竹縣並未受到少子化的衝擊,反倒成為全國移入和新生人口最多的地區。

為因應就學需求,近3年內新增了一所國小、一所國中,約可收納890人,另擴建一所國中、正在新建一所國小和國中,合計可招收862人,再擴建兩所高中,約可多收190人,但仍舊無法完全滿足需求。

葉信輝說,目前國小、國中透過轉介,盡量讓孩子們可以就近入學。但高中狀況更加嚴重,「早在民國107年,當時協會理事長、現任教育局長楊郡慈已發覺高中不足的問題,寫了封陳情書給教育部長潘文忠,表達家長們的訴求,盡快新建高中或將現有的高中增額、擴編,達到就近入學目標。」

但由於新竹縣在全國15就學區當中,被劃在「竹竹苗」區,包括新竹縣、新竹市和苗栗縣,教育部國教署評估,三個行政區人口加起來合算,仍列入全國一致「調降班級人數」的範圍,也就是說,全區國中畢業生的所有升學管道是足夠的。

整體的高中收納量雖然足夠,但是住在竹北區的家庭若要讓孩子到苗栗就讀,必須先搭火車再等公車,單程至少要估一個半小時。

家住竹北、女兒去年會考選擇報名「基北區」、考上北一女天天通勤的夏芸媽媽就表示,台北有高鐵加捷運,車次固定時間也好預估,便利性很高,這是大多數家長較不考慮南下苗栗念高中的原因。

竹北區不只要爭取一般高中、還想讓孩子念「好高中」的家長,只能採取自力救濟。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說,這群「竹北新住民」真的很辛苦,十多年前移入時就發現國小的量體不夠,必須一邊趕工蓋校舍、一邊收學生;在工地上課已經很荒謬,沒想到孩子國小念完上國中,又得再去抗議一次,新建速度始終趕不上人口移入量,位在「熱區」的成功、勝利兩校被迫擴增招生額,擁擠到無法開出專科教室和運動場。

近年問題延伸到高中,竹竹苗區名校竹中、竹女,還有科學園區實驗中學,今年合計僅招收普通生1,202名,而根據免試入學委員會統計,今年會考竹竹苗 5A 人數大幅增加,推估約有2,138人,意味著以往 5A 可穩上的竹中、竹女,本屆至少要2個「+」以上才有機會。

而竹竹苗 5A 考生有可能還上不了前3志願,若是某科不小心多錯一題,從 A 掉到 B,志願落差會更大,僧多粥少下,此區已號稱「競爭比台北還激烈」,造成許多家長焦慮不已。

今年會考後,新竹家長發起連署建請現有高中職增班,尤其希望竹中、竹女能增加名額,長期則要積極推動新設高中職,並爭取台大附中、清大附中、台科大附工等頂大級來地方設校。

「竹北沒有少子化的問題,人愈來愈多,我們卻要跑到更遠的地方去上高中,竹中、竹女、實驗中學依教育部政策,反倒減少招收人數,這不合理吧?」吳旭智強調,政府既然要留住竹北精英人口,就該有教育、公共建設等配套措施。

「以前新竹縣沒有什麼錢,教育部也不會去補助地方設校,在地只有竹北、六家二所公立高中,導致優秀學生年年外流到台北、桃園」,地方人士認為,竹竹苗人口發展近十年來已有完全不同風貌,教育部應依照特殊的人口密度,重新調整、分配高中職資源。

搭高鐵跨區唸高中,成為新常態

從國小、國中一路到高中都得「搶」,在竹北住了十多年的「第一代移民」Grace,感受很深。

她說,大兒子五年前會考 4A1B 上了竹東高中,不但路途遠,得一早6:45出門搭校車,教學資源也與竹北、新竹的學校差很多;因此隔年決定讓小兒子坐高鐵去桃園念大園國際高中,因住家、學校都離高鐵站不遠,花的通勤時間反而比較短,車票有打折更不是問題,重要的是環境更有利於培養英語力和國際觀。

「在我們家長群組裡,的確有人讓孩子天天搭高鐵到台北念書,因為交通很方便、不麻煩啦!而且大家對教育是極度的重視」,從事補教業的 Grace 當年隨先生由台北移居竹北,她觀察此區家長普遍都有一定的專業成就,自我要求高,「覺得大家都蠻均質的吧,整個社區、走在路上遇到的大概都是園區工作的人,氣質和整體素質相近,營造出來的氛圍更是如此。」

竹北新一代移民帶動了量變與質變,也帶來各種稀缺。打開在地專屬的幾個 LINE 群組,天天都有數百則發問與討論,從打聽幼兒園評價到何時該遷戶籍、從公校教學問到私校上下課時間、從課內規劃問到課外補習與才藝課,各種大小事甚至求推薦優質的鋼琴家教、小兒科名醫,初來乍到者都得探聽門路,一一排隊爭取機會。

正因為資源有限,居民心中無形的焦慮更深。

一位匿名家長就說,「住在竹北真的很辛苦,到處找不到學校開放的籃球場,假日只好花錢帶孩子去上籃球課」,總是在施工的校內運動空間常態性被限縮,家長擔心成長中的孩子無處活動、紓壓,也頻頻在地方群組內求援。

家長們質疑,是否地方政府規劃慢半拍,未能超前佈署、滿足這股「逆少子化」的強大需求?

地方人士則私下指出,原本一片荒煙蔓草的竹北市,有空地卻沒錢,爭取不到設校經費,加上縣市首長每隔四至八年就換人,看不見長遠的發展藍圖。

移居竹北十多年的夏芸媽媽感慨,從女兒二、三歲上幼兒園就要漏夜排隊,一路國小、國中都在工地裡上學,總是等到沒學校念的問題來到眼前,政府才急就章趕緊蓋一排校舍,到底是縣市還是中央該負責?

新竹縣教育局長楊郡慈去年接受《親子天下》時無奈表示,竹北是全國所得相對很高的地方,但是所得稅屬於國稅,居民努力賺的錢、繳的稅多被國家收走了,而教育、生活等所有的在地需求卻要由縣市政府出力,認為財稅劃分法不均衡也不公平。

楊郡慈坦言,竹北地區過去10年一直在增校,「無時無刻不在工程中」,也向國教署提供了很多數據,定義出「教育新興區」的新訴求:凡人口持續增加的教育學區,從國小到高中都要擴校。

「我們109年做學區重劃時就知道量體不夠,學區再怎麼重劃也不能解決問題,只能同步修訂總量管制要點、新建校舍,盡量讓孩子可以就近入學」,楊郡慈這樣說。

立委林思銘曾邀請教育部、國發會等中央相關單位下鄉傾聽在地家長心聲,會後國教署副署長戴淑芬表示,請縣府今年就開始評估現有高中職學校增班的可行性,若後續有新設高中需求,國教署會盡力支持,提供必要的協助與支援。

吳旭智則代表地方人士回應,短期可從現有高中職增額因應,但勢必壓縮師生活動空間;長期來看仍應增設國立級高中,同時拉高社區型高中的整體素質,才能留住一年年增加的高中生人數。

新竹縣教育處則發文強調,縣府已斥資約2.3億元,讓當初設校時規劃每個年級招13班的竹北市成功國中,逐年拆教室增班,才順利於110學年度招收22班,硬是增加了七成收納量,大幅減少學區內排不進來的超額新生與抱怨,但仍須入籍該學區6年以上,方可能就讀。

地方分配到財源有限,且管轄權只到縣立高中;國立高中(如竹中、竹女、竹北高中)不論新增或擴建,都屬中央職權。

一躍而成全台首富的地方爸媽,不知該向哪個單位陳情抗議,只想問問教育配套措施何時能趕上?孩子何時可以不用再起個大早搭高鐵上學?

竹北居,大不易。一波又一波的新生代家長隨工作而來,最期盼的是孩子都能安心就學,擁有合理的學習資源,與不再擁擠的校園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