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ategory

最新新聞

議員促增設高中 竹縣府:六家高中先擴校

By 最新新聞

記者黃美珠/新竹報導〕高中職私校去年開始退場,新竹縣議員吳旭智表示,二○二七年大批龍子龍女們將升上高一,要求縣府增設高中,照顧新竹縣學子就近入學權;縣議員林禹佑也說,竹北市學生眾多卻欠缺優質高中,縣府是否積極推動台大附中、台科大附中,甚至考慮竹北文中二土地與新竹生醫園區合作,成立「生醫中學」?縣府教育局回應,正從六個方面推動與評估。

教育局長楊郡慈表示,將儘速完成六家高中擴校和湖口高中遷校計畫,其次要在竹北地區的國中量體需求高峰過後,將評估讓六家高中國中部逐漸減招,以增加高中部的量體。

楊郡慈說,將建請國教署研議竹竹苗區國立高中增班,並推動台大附中設校,已提相關計畫給台大,台大也已組專案小組研究。利用竹東二重國中旁的學校用地,配合園區三期計畫通過後評估設立綜合高中,並將研究數位高中設立的可行性。

私校退場、龍子龍女升高一 竹縣議員吳旭智要求縣府增設高中

By 最新新聞
由於去年開始高中職私校開始退場,而2027年又是大批龍子龍女們升上高一的時候,新竹縣議員吳旭智要求縣府應該在縣內增設高中,讓新竹縣的學子擁有就近入學權。(記者黃美珠攝)由於去年開始高中職私校開始退場,而2027年又是大批龍子龍女們升上高一的時候,新竹縣議員吳旭智要求縣府應該在縣內增設高中,讓新竹縣的學子擁有就近入學權。(記者黃美珠攝)

2023/05/17 15:50

記者黃美珠/新竹報導〕由於去年開始高中職私校開始退場,而2027年又是大批龍子龍女們升上高一的時候,新竹縣議員吳旭智要求縣府應該在縣內增設高中,讓新竹縣的學子擁有就近入學權。縣議員林禹佑也說,竹北市學生眾多卻欠缺優質高中,他想問縣府有無可能推動台大附中、台科大附中,甚至考慮竹北隘口的文中2地近新竹生醫園區之便,可以跟新竹生醫園區合作,成立類似科學園區實驗中學的「生醫中學」?

縣府教育局長楊郡慈說,因應2027年高中入學需求量爆增的問題,目前該局從6個方面進行實際的推動與評估。首先就是儘速完成六家高中的擴校和湖口高中的遷校工程。其次六家高中在竹北國中量體需求高峰過後,他們正評估逐步減收國中部學生以增加高中量體。

第3就是請國教署研議針對竹竹苗區高中就學人口數需求,是否增加國立高中班級數。第4則已提交台大附中設校計畫給台大,目前也已組成專案小組於召開會議時研討是否能夠推動。第5則是利用竹東二重國中旁的學校用地,配合園區3期計畫通過,可評估設立綜合高中。最後就是評估數位高中的可行性,目前已安排參訪台北數位高中,研究推動成立新竹縣數位實中的可行性。

縣議員吳旭智說,根據相關資料,今年竹竹苗區的國中生要升高中有924人的落差足足少了24班,若單看新竹縣就更嚴重,一共短缺40個班的名額。而2027年是龍年子女升入高一的年度,再加上去年私立的高中、職已經開始退場,光是竹竹苗考區就有4所,因此到時可預見前述的缺額只會更加擴大,新竹縣一定要想辦法增設1所自己的高中。

他說,不管是縣立、國立的,還是之前廣為被討論的台大附中、台科大附中、或是清大附中、實驗中學、數位實中都好,而所有評估規劃、乃至實際增建,今年都是最關鍵的1年,他想問縣長可行性如何?

縣長楊文科說,台大附中當年校方否決是以他們沒有教育學院為由,但是台大的師培中心應該也是符合可以設置的條件,經縣府多次爭取後,目前台大已成立專案小組研究,他認為是有機會的。

楊郡慈說,他們目前先處理六家高中部分,最近正要發包該校的南棟拆除重建工程,並儘速完成湖口高中整個遷校作業,而這2個學校完成擴建後,可望多招收570名學生,台大附中部份,本月初該局已提相關設校計畫給台大,近期會開會討論。

她說,目前高中端的量體不足,實際落差大約1000多人,差額最高時大約是1200多人,2所縣立高中擴班外,只要國中量體逐步滿足後,六家高中國中部將用減班方式提高該校高中部的招生量體。至於溪南的高中,縣府考慮是否設置綜合型的,只要用地可以取得將同步研議。他們也計畫在下個月會拜訪台北市的數位高中,研究評估新竹縣是否可以開辦。

林禹佑說,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就近入學,主要是不用花費太多的通勤時間,儘管縣府斥資擴建縣立六家高中以增班,但他認為光是單一學校增班,學校量能還是不足。

他認為在竹北的高中用地不多下,研擬增設台大附中和台科大附中是可行的外,另在竹北隘口的文中2也可考慮跟新竹生醫園區合作,成立類似科學園區實驗中學的「生醫中學」。

縣長楊文科說,經縣府多次爭取後,目前台大已成立專案小組研究設立台大附中的可能性,他個人認為是有機會的。(記者黃美珠攝)縣長楊文科說,經縣府多次爭取後,目前台大已成立專案小組研究設立台大附中的可能性,他個人認為是有機會的。(記者黃美珠攝)

天坑吞車 議員建議成立體檢委員會要求修自治條例嚴懲

By 最新新聞

▲竹北天坑事件,有議員建議成立「重大工程體檢委員會」全面調查竹北地質,要求修正自治條例,往後若有類似事件才得以嚴懲,並要求公開不良建商名單。(圖/新竹縣政府提供)▲竹北天坑事件,有議員建議成立「重大工程體檢委員會」全面調查竹北地質,要求修正自治條例,往後若有類似事件才得以嚴懲,並要求公開不良建商名單。(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新竹縣議會今(17)日上午第20屆第1次定期會,縣議員吳旭智、林禹佑質詢聚焦「豐采520」建案工地天坑事件。吳旭智建議成立「重大工程體檢委員會」並全面調查竹北地質。林禹佑則要求修正自治條例,往後若有類似事件才得以嚴懲,並要求公開不良建商名單。

吳旭智質詢,天坑事件發生多次,縣府和建商豐邑建設的話已難以取信民眾,要解決天坑問題,必須回歸技術面、專業層面,請公正第三方專家判讀專業資訊。對縣府來說,首要重新取得民眾的信任,而對民眾來說,只想回歸往日的平靜與繁榮。因此他強烈建議,縣府成立「重大工程體檢委員會」,委請具公信力的產、官、學專家總體檢,重新檢視重大工安事件的標準作業流程,並跨局處橫向串聯以整合結果,此外還要完整調查竹北地質,並將相關資訊放在公開資訊平台供民眾瀏覽。

楊文科答道,此次事件後已對建商勒令停工並罰款,也在本月10日下令要求建商在10天內提出搶險計畫,且包括一旁「大有可為社區」的居民意見,如地質鑽探、周邊建物結構安全鑑定與整體區域的改善等都要列入,他也已請工務處全面檢視縣治一、二、三期以及高鐵、台科大重劃區的建案,至於成立體檢委員會的建議,縣府會研議如何執行。他強調,讓社區居民安心生活,是縣府必須完全把關之事,縣府已祭出通牒,會請建商加緊提出計畫。

林禹佑則質詢,建案在發生工安意外後,一次僅罰3萬元,應該要有更嚴厲的方式開罰建商,因此要求修訂自治條例,提高對建商的罰則。他也要求,針對有不良紀錄的建商,縣府應該比照行政院教育部的「幼兒園裁罰紀錄查詢」系統,公布建商名單,以保障民眾權益。

林禹佑補充說道,現行法律對於違法、違規建商的把關,罰則不夠重,希望透過修訂自治條例,在不牴觸相關母法的前提下,能夠更加嚴格,不讓建商肆意作為,甚至忽略施工安全。何況部分有不良紀錄的建商,可能經過改名等手法,掩蓋過去的劣質行為,希望透過公開平台,揭露這些建商過去的作為,讓民眾購屋更加安心。

縣府工務處長江良淵答詢,依據《建築法》規定裁罰最高3萬元,其他縣市確實有各自的自治條例,此部分縣府可研議如何修訂,或甚至採一事多罰。至於公布有不良紀錄的建商,或許可以統計歷年裁罰的名單,他將與法制單位研議,如可行,則會披露在網頁專區。

防杜竹北「天坑」事件再現 吳旭智籲縣府成立工程體檢會

By 最新新聞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在定期會總質詢中,強烈建議縣府需成立「重大工程體檢委員會」。(圖/吳旭智議員提供)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在定期會總質詢中,強烈建議縣府需成立「重大工程體檢委員會」。(圖/吳旭智議員提供)

【風傳媒/方詠騰報導針對竹北「豐采520」天坑事件造成民眾恐慌,新竹縣議員吳旭智今(17)日在縣議會第20屆第一次定期會總質詢表示,現在縣府、建商所提的說明,都讓民眾沒有信心,他建議一定要有第三方公證單位來做公正公開的說明,成立「重大工程體檢委員會」,委請具公信力之產官學專家來做總體檢,並重新檢視重大工安事件之標準作業流程,且要跨局處橫向串聯整合結果,讓民眾安心。

楊文科:縣府已祭出通牒,要求建商加緊提出搶險計畫

吳旭智質詢說,要解決天坑問題,必須回歸技術面、專業層面,請公正第三方專家判讀專業資訊。對縣府來說,首要重新取得民眾的信任,而對民眾來說,只想回歸往日的平靜與繁榮。因此他強烈建議,縣府成立「重大工程體檢委員會」,此外還要完整調查竹北地區地質,並將相關資訊放在公開資訊平台供民眾瀏覽。

縣長楊文科答詢指出,此次天坑事件已對建商勒令停工並罰款,也在5月10日下令要求建商在10天內提出搶險計畫,而且包括旁邊「大有可為社區」的居民意見,如地質鑽探、周邊建物結構安全鑑定與整體區域的改善等都要列入,他也已請工務處全面檢視縣治一、二、三期及高鐵、台科大重劃區的建案,至於成立體檢委員會的建議,縣府會研議如何執行。楊文科強調,讓社區居民安心生活,是縣府必須完全把關之事,縣府已祭出通牒,請建商加緊提出計畫。

針對竹北天坑事件,吳旭智議員要求縣府要完整調查竹北地區地質,並將相關資訊放在公開資訊平台供民眾瀏覽。(圖/吳旭智議員提供)
針對竹北天坑事件,吳旭智議員要求縣府要完整調查竹北地區地質,並將相關資訊放在公開資訊平台供民眾瀏覽。(圖/吳旭智議員提供)

竹縣議員吳旭智要求縣府重視豆仔埔溪污染事情

By 最新新聞
竹縣議員吳旭智要求縣府重視豆仔埔溪污染事件,還給民眾居住乾淨家園的基本訴求。(記者彭新茹攝)
竹縣議員吳旭智要求縣府重視豆仔埔溪污染事件,還給民眾居住乾淨家園的基本訴求。(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十七日在縣政總質詢時,針對豆子埔溪污染事件頻傳,要求環保局採取更積極作為,防止污染事件再發生。

縣長楊文科表示,有關黃泥水污染豆子埔溪的問題,由於竹北地質較特別,縣府會從源頭加強,未來會讓環保局審查逕流廢水削減計畫時更嚴格,減少意外發生。

吳旭智指出,豆子埔溪從二月開始陸續發生染黃事件,雖然建商都有檢送相關的施工計畫,但他認為針對同樣情況一再發生時,縣府應該採取更積極的作為來遏止。

環保局表示,豆子埔溪從今年初開始已稽查卅五次,針對其中五處工地總共已開罰一千九百七十一萬元,其他有狀況的工地依照採樣的結果,陸續發出意見陳述通知,請工地說明。

環保局說,工地皆有依法提出逕流廢水削減計畫,設置污染防制設施,由於大雨過後地下水位突然升高,水位超過施工線,造成開挖時泥水量較大,排出黃水。對此,環保局也已要求部分工地,擴大防污染設備,避免未來再發生同樣的事情。

復育豆子埔溪畔生態  民代、專家攜手植栽原生種植物

By 最新新聞

民眾網方健龍新竹報導】新竹縣議員吳旭智與北崙里里長洪燕卿今(6)日共同發起豆子埔溪畔植栽樹認養活動,立法委員林思銘也應邀共襄盛舉,共同守護竹北母親河!吳旭智議員表示,這次活動結合縣府工務處,把豆子埔溪畔原本雜草叢生的草地整理起來,並請新竹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規劃認養,種植台灣原生種植物,為豆子埔溪畔的生態復育,跨出重要的第一步!

北崙里里長洪燕卿說,過往大家對豆子埔溪的印象,就是冬天枯水、死魚、汙染,透過這幾年不斷地爭取、努力,已經持續改善,社區舉辦淨溪健走,就是希望更多里民一起來關心豆子埔溪,共同來守護它。

新竹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陳世輝老師指出,種植原生植物,好處多多,原生植物是台灣的寶貴資源之一,不但可以提供生態系統的平衡,還可以保存珍貴的生物多樣性。一般大家只是看到樹種美不美觀,因此許多地方都傾向種植外來植物種。但外來植物種較難與本地環境相容,且部分物種入侵及危害原生生態。

陳世輝說,種植原生植物,其種植及成長過程中存活容易,無須大量施肥或施藥,因原生植物與本地物種長期共同演化,所以可以引來當地鳥類、昆蟲棲息,對於生態復育,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吳旭智議員表示,縣府向中央爭取,今年預計投入將近兩億預算,整治豆子埔溪打造豆子埔溪親水環境及改善水質,但除了經費的投入外,真正要讓整治成功,必須結合公民的力量一起參與。這次很感謝新竹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願意來協助認養、並規畫原生植物種的種植,今天參與的貴賓將種出30株原生植物種,包含金毛杜鵑、桃金孃、台灣野牡丹藤這三種,下周六(5/13)將邀請30組家庭、好朋友再種植超過200株共23類的原生植物,並包含有趣的生態學習課程。

吳旭智議員與立委林思銘歡迎大朋友、小朋友一起來種樹、認養、親近豆子埔溪,讓這條步道能因為更多原生植物入住後,帶來更多元的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吸引更多民眾來這個步道走走,為溪畔的生態復育盡一份心力。

《圖說》竹縣議員吳旭智與北崙里長洪燕卿6日共同發起豆子埔溪畔植栽樹認養活動,立委林思銘也應邀共襄盛舉。(圖/吳旭智議員提供)

《圖說》竹北北崙里長洪燕卿(左起)、立委林思銘、議員吳旭智等一同栽種原生種植樹。(圖/吳旭智議員提供)

認養豆子埔溪畔原生植物 竹北地方居民動起來

By 最新新聞
地方發起豆子埔溪畔原生植物認養種植。圖/吳旭智辦公室提供
地方發起豆子埔溪畔原生植物認養種植。圖/吳旭智辦公室提供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與北崙里長洪燕卿一同發起豆子埔溪畔植栽樹認養活動,希望共同守護竹北母親河,活動結合縣府工務處將溪畔原本雜草叢生的草地整理起來,並請新竹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規畫認養,種植台灣原生種植物,要為豆子埔溪生態復育跨出重要的第一步。

 

洪燕卿表示,過往大家對豆子埔溪的印象就是冬天枯水、死魚、汙染,透過這幾年不斷地爭取、努力,已經持續改善,社區舉辦淨溪健走,就是希望更多里民一起來關心豆子埔溪,共同來守護它。

 

新竹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老師陳世輝表示,種植原生植物好處多多,原生植物是台灣的寶貴資源之一,不但可以提供生態系統的平衡,還可以保存珍貴的生物多樣性。

 

他指出,一般大家只是看到樹種美不美觀,因此許多地方都傾向種植外來植物種,但外來植物種較難與本地環境相容,且部分物種入侵及危害原生生態,種植原生植物,其種植及成長過程中存活容易,無須大量施肥或施藥,因原生植物與本地物種長期共同演化,所以可以引來當地鳥類、昆蟲棲息,對於生態復育,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吳旭智表示,經縣府向中央爭取,今年預計投入將近2億元預算整治豆子埔溪,打造豆子埔溪親水環境及改善水質,除了經費的投入之外,整治成功必須結合公民的力量一起參與。

 

新竹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此次協助認養並規畫原生植物種的種植,包含金毛杜鵑、桃金孃、台灣野牡丹藤等,下周六更將邀請30組家庭、好朋友再種植超過200株,23類的原生植物,並包含有趣的生態學習課程,歡迎大朋友、小朋友一起來種樹、認養、親近豆子埔溪。

協會呼籲更多民眾為溪畔的生態復育盡一分心力。圖/吳旭智辦公室提供
協會呼籲更多民眾為溪畔的生態復育盡一分心力。圖/吳旭智辦公室提供

認養豆子埔溪畔原生植物 竹北地方居民動起來

By 最新新聞
地方發起豆子埔溪畔原生植物認養種植。圖/吳旭智辦公室提供
地方發起豆子埔溪畔原生植物認養種植。圖/吳旭智辦公室提供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與北崙里長洪燕卿一同發起豆子埔溪畔植栽樹認養活動,希望共同守護竹北母親河,活動結合縣府工務處將溪畔原本雜草叢生的草地整理起來,並請新竹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規畫認養,種植台灣原生種植物,要為豆子埔溪生態復育跨出重要的第一步。

 

洪燕卿表示,過往大家對豆子埔溪的印象就是冬天枯水、死魚、汙染,透過這幾年不斷地爭取、努力,已經持續改善,社區舉辦淨溪健走,就是希望更多里民一起來關心豆子埔溪,共同來守護它。

 

新竹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老師陳世輝表示,種植原生植物好處多多,原生植物是台灣的寶貴資源之一,不但可以提供生態系統的平衡,還可以保存珍貴的生物多樣性。

 

他指出,一般大家只是看到樹種美不美觀,因此許多地方都傾向種植外來植物種,但外來植物種較難與本地環境相容,且部分物種入侵及危害原生生態,種植原生植物,其種植及成長過程中存活容易,無須大量施肥或施藥,因原生植物與本地物種長期共同演化,所以可以引來當地鳥類、昆蟲棲息,對於生態復育,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吳旭智表示,經縣府向中央爭取,今年預計投入將近2億元預算整治豆子埔溪,打造豆子埔溪親水環境及改善水質,除了經費的投入之外,整治成功必須結合公民的力量一起參與。

 

新竹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此次協助認養並規畫原生植物種的種植,包含金毛杜鵑、桃金孃、台灣野牡丹藤等,下周六更將邀請30組家庭、好朋友再種植超過200株,23類的原生植物,並包含有趣的生態學習課程,歡迎大朋友、小朋友一起來種樹、認養、親近豆子埔溪。

協會呼籲更多民眾為溪畔的生態復育盡一分心力。圖/吳旭智辦公室提供
協會呼籲更多民眾為溪畔的生態復育盡一分心力。圖/吳旭智辦公室提供

竹縣地方發起豆子埔溪畔原生植物認養種植 守護竹北母親河

By 最新新聞

【自由時報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

地方期待透過豆子埔溪畔植栽認養活動,提供生態系統的平衡,保存珍貴的生物多樣性。(吳旭智提供)

地方期待透過豆子埔溪畔植栽認養活動,提供生態系統的平衡,保存珍貴的生物多樣性。(吳旭智提供)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與竹北市北崙里長洪燕卿一同發起豆子埔溪畔植栽認養活動,結合縣府工務處,把豆子埔溪畔原本雜草叢生的草地整理起來,並請新竹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規劃認養,種植台灣原生種植物,為豆子埔溪畔的生態復育,跨出重要的第一步!

吳旭智、洪燕卿、新竹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與多位民意代表今天捲起衣袖,在豆子埔溪畔栽種30株原生植物種,包含金毛杜鵑、桃金孃、台灣野牡丹藤等3種。

洪燕卿表示,過往大家對豆子埔溪的印象,就是冬天枯水、死魚、污染,透過這幾年不斷地爭取、努力,持續改善中,社區舉辦淨溪健走,就是希望更多里民一起來關心豆子埔溪,共同守護竹北的母親河。

新竹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成員陳世輝表示,原生植物是台灣的寶貴資源之一,可以提供生態系統的平衡,保存珍貴的生物多樣性。一般大家只看樹種美不美觀,因此許多地方都傾向種植外來植物種,但外來植物種較難與本地環境相容,且部分物種入侵及危害原生生態;反之,原生植物種植及成長過程中存活容易,無須大量施肥或施藥,因原生植物與本地物種長期共同演化,所以可以引來當地鳥類、昆蟲棲息,對於生態復育,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吳旭智表示,縣府向中央爭取,今年預計投入將近2億的預算來整治豆子埔溪打造豆子埔溪親水環境及改善水質,但除了經費的投入之外,真正要讓整治成功,必須結合公民的力量一起參與。這次很感謝新竹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協助栽種與認養。

下週六將邀請30組家庭、好朋友再種植超過200株、23種原生植物,並規劃有趣的生態學習課程,歡迎大朋友、小朋友一起來種樹、認養、親近豆子埔溪,讓這條步道能因為更多原生植物入住後帶來更多元的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吸引更多民眾來走走。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與竹北市北崙里長洪燕卿一同發起豆子埔溪畔植栽認養活動,請新竹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規劃,種植台灣原生種植物。(吳旭智提供)新竹縣議員吳旭智與竹北市北崙里長洪燕卿一同發起豆子埔溪畔植栽認養活動,請新竹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規劃,種植台灣原生種植物。(吳旭智提供)

地方期待透過豆子埔溪畔植栽認養活動,提供生態系統的平衡,保存珍貴的生物多樣性。(吳旭智提供)地方期待透過豆子埔溪畔植栽認養活動,提供生態系統的平衡,保存珍貴的生物多樣性。(吳旭智提供)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歡迎大朋友、小朋友一起來種樹、認養、親近豆子埔溪,讓這條步道能因為更多原生植物入住後帶來更多元的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吳旭智提供)新竹縣議員吳旭智歡迎大朋友、小朋友一起來種樹、認養、親近豆子埔溪,讓這條步道能因為更多原生植物入住後帶來更多元的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吳旭智提供)

守護竹北母親河 議員里長發起豆子埔溪畔原生植物認養種植

By 最新新聞
立委林思銘(左二)和縣議員吳旭智(右二)在豆子埔溪翰林橋前河畔種原生植物。(羅浚濱攝)
立委林思銘(左二)和縣議員吳旭智(右二)在豆子埔溪翰林橋前河畔種原生植物。(羅浚濱攝)

縣議員吳旭智號召大小朋友13日參加豆子埔溪畔植樹認養活動。(羅浚濱攝)
縣議員吳旭智號召大小朋友13日參加豆子埔溪畔植樹認養活動。(羅浚濱攝)

實穿新竹縣治區的豆子埔溪,縣府將投入2億整治,縣議員吳旭智與北崙里長洪燕卿發起豆子埔溪溪畔植栽樹認養活動,6日在翰林橋前河畔,邀立委林思銘及縣議員陳凱榮等人先種植30株原牛植物,為豆子埔溪畔生態復育跨出第一步,希望號召更多大小朋友植樹認養,共同守護竹北的母親河!

洪燕卿表示,過往民眾對豆子埔溪的印象,就是冬天枯水、死魚、汙染,這幾年社區舉辦淨溪健走,不斷努力持續改善,希望有更多里民關心豆子埔溪,共同來守護它的美麗!

吳旭智表示,縣府向中央爭取經費,今年預計投入2億元整治豆子埔溪,打造親水環境及改善水質,但要真正整治成功,還是要結合公民力量一起參與。

這次活動結合縣府工務處,先把豆子埔溪畔原本雜草叢生的草地整理出來,並請新竹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規畫認養區域,種植台灣原生種植物,6日參與者先種30株金毛杜鵑、桃金孃及台灣野牡丹藤這3種台灣原生植物。

新竹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陳世輝老師表示,原生植物是台灣寶貴資源之一,種植原生植物好處多多,不但可以提供生態系統的平衡,還可以保存珍貴的生物多樣性。

陳世輝說,一般民眾只看到樹種美不美觀,因此許多地方都傾向種植外來植物,但較難與本地環境相容,且部分物種入侵易危害到原生生態。

原生植物種植在成長過程中存活容易,無須大量施肥或施藥,易與原生態環境結合,引來當地鳥類、昆蟲棲息,對於生態復育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吳旭智指出,13日將邀請30組家庭和大小朋友種植超過200株23類的原生植物,並有有趣的生態學習課程,期讓豆子埔溪沿線有更多原生植物,為溪畔生態復育共同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