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ategory

最新新聞

竹北文小三、文中二 加速設校

By 最新新聞

新竹縣竹北市人口成長快速,尤其高鐵特定區、生醫園區一帶最為明顯,但學校不夠用,衍生學童無法就近入學等民怨。縣府加速總經費24億元的高鐵文中二、文小三設校進度,近日完成建築師評選,正辦理規畫設計,當地民代樂見其成,也希望縣府留意保障就近入學、升學等問題。

縣府教育局指出,「文小三」基地面積約2.31公頃,鄰近新竹生物醫學園區、新竹高鐵站、台大生醫醫院竹北院區,預計規畫76間教室,相鄰的「文中二」新建校舍工程,面積約2.66公頃,預計興建80間教室;2案經費總計逾24億元,將獲中央逾7億補助。

文小三規畫設計特色有別過去校舍慣用的矩形紋理設計,將以六角建築群體型態呈現;文中二建築特色則讓作家筆下的花草樹木融入校園角落,營造出情境與動態相融的教學場域。

縣議員吳旭智說,竹北地區因學區畫分、學校總量管制等,許多家長即使在學校附近買房設籍,孩子仍無法就近就學,近期雖有勝利國中、嘉豐國小新建校舍、成功國中新增校舍等,就學壓力稍獲緩解,但遷入人口仍持續增加,後年又要迎接龍年,縣府應再重視縣內高中太少問題。

縣議員張珈源也認為,竹北地區磁吸效應大,不僅當地人搶入學,鄰近的新埔、芎林學生也會遷戶籍卡位,縣府規畫設校有其必要,但務必保障真正持有不動產、設籍於當地的學生可以就近就讀。

 【聯合報記者王淑君/新竹報導】竹北文小三、文中二 加速設校

竹北興隆公園7/9開放 多元遊具增進五感體驗

By 最新新聞
新竹縣政府打造首座自然遊戲場特色公園「竹北市公24興隆公園」日前完工,縣長楊文科(前左3)29日與縣議員吳旭智(前左4)等人前往體驗,公園預計7月9日正式開放。(新竹縣政府提供)

新竹縣政府改造竹北市公24興隆公園,設置Push Bike區、蝴蝶攀爬網等,縣長楊文科今天表示,公園內遊具很多元,增進孩子的五感體驗,7月9日正式開放。

新竹縣政府提供新聞資料指出,竹縣改造「竹北市公24興隆公園」日前完工,公園利用現有地形、在不影響滯洪池的狀況下,打造蝴蝶攀爬網、轉轉杯、沙坑挖掘機、極限飛輪等。

楊文科今天與新竹縣議員吳旭智、竹北市民等一同試玩,楊文科表示,興隆公園透過工作坊,邀請民眾一同參與設計,並將孩子的想法納入,包含Push Bike區、沙坑、盪鞦韆、溜滑梯等。

吳旭智表示,竹北多了一處好玩、有趣的公園,遊具觸感各有不同,也能讓孩子學習探索,提升五官感受度,如觸碰粗粗的繩索、細滑的沙子,帶給孩子不同的刺激。

產業發展處長陳偉志說,興隆公園以「森林」為主題,盼在城市中打造綠意盎然,又兼具遊戲性的特色遊戲場,園內設計有學齡前遊戲區、森林攀爬網主題區、地景滑梯暨攀岩區、共融設施區,以及自然地景土丘遊戲區等。

陳偉志表示,公園遊具有分齡分區設計,符合不同年齡層使用,興隆公園7月9日將正式開放,同日下午3時至5時在公園內也舉辦「公園開箱派對」,有親子劇演出,以及氣球達人等表演,歡迎民眾前來。

【中央社記者郭宣彣】竹北興隆公園7/9開放 多元遊具增進五感體驗

科技議員神助攻!竹縣導入智慧照護守護獨居長者

By 最新新聞

2020臺灣人口首度出現「死亡交叉」,少子化與人口老化儼然已是嚴重的國安危機,智慧長照的部署刻不容緩!新竹縣議員吳旭智今(27)日宣布,竹縣將導入由元創電子研發「長者照護智慧觀測服務」系統,特色在於「5不1會」,包含長者不用穿戴、不需改變生活習慣、不會打擾長者生活、不用攝影機、不侵犯隱私,且會自動提供異常狀況通知,是高齡化時代下獨居長者照護必要的工具。

吳旭智議員表示,這次元創電子跟臺灣社工人共好發展協會的結合,代表優良技術必須跟服務做緊密串接,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科技不能取代子女的孝順,但孝順的子女,可以利用科技對長輩有更多的了解。很多家屬雖然關心長輩,但因工作、就學、成家等因素而離開原生家庭,但大多數長輩都希望能在熟悉的家鄉居家養老,有自己的熟稔的生活圈,因此而與子女分離居住。而子女為一圓慈烏反哺的孝心,目前可透過「長者照護智慧觀測服務」,讓家屬多一個工具可以了解長輩每天作息,更貼合子女照看親人心願的需求。

吳旭智議員為交大資訊科學博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旅居科學家,長期投入在科技教育、長照關懷推動上,聚焦在如何運用科技創新的力量推動社會升級進步,此次吳旭智引入的智慧觀測服務系統,即是新竹縣智慧城市中的「智慧長照」一個亮點應用。

這套技術獲得國際的CES最佳創新發明獎,也獲得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新創採購補助,也就是說,中央支應80%,地方只需支應20%。今年有多個縣市申請,新竹縣是所有縣市當中唯二通過的其中之一,將透過縣府社會處委由社團法人臺灣社工人共好發展協會執行運用。

新竹縣府社會處長李國祿表示,持續引進創新的技術,做到尊重長者自理生活的意願,為縣民打造高齡友善環境,提高長者照顧服務品質是楊文科縣長施政一直努力的方向,包含在110 年推出獨居老人智慧照顧通報系統,今年度更引進全球最先進的WiFi智慧觀測系統讓子女、照服員即可隨時隨地了解獨居長輩的生活作息狀況。特別是新竹縣幅員廣大,針對住在比較偏遠地區的長者,更可善用智慧物聯網技術提高遠距離、偏鄉的長者關懷及照護,補足人力與地方照護資源的不足。

該套智慧觀測系統技術已完成場域驗證(Proof of Concept, POC),實際應用例子如下:現年已87歲的新埔陳阿姨,一雙兒女都在外地工作和成家,因此成為獨居老人。孝順的兒女擔心母親獨居在家的安全,於家中裝設攝影機了解母親生活起居的狀況。但在隱私考量下,排除母親臥室僅裝設在家中客廳,所衍伸的居家照護偵測的盲區令人憂心。

所幸現在這套智慧觀測服務系統可以在不侵犯長者隱私下,讓子女瞭解長輩每天活動作息、生活規律,更能精準掌握母親居家照護情況,且系統續航力佳、偵測範圍廣,有效降低居家照護偵測死角,遠勝攝影機功能。

《圖說》新竹縣議員吳旭智(右一)導入由元創電子研發「長者照護智慧觀測服務」系統,堪稱是高齡化獨居長者照護必要的工具。(圖/吳旭智議員提供)
《圖說》智慧觀測服務系統可以在不侵犯長者隱私下,讓子女瞭解長輩每天活動作息、生活規律,精準掌握居家照護情況。(圖/吳旭智議員提供)

【民眾網方健龍新竹報導】科技議員神助攻!竹縣導入智慧照護守護獨居長者

竹縣議員神助攻引薦智慧科技守護獨居長輩

By 最新新聞

台灣人口少子化與老化日趨嚴重,獨居長輩之照護成為家屬隱憂,新竹縣議員吳旭智27日為竹縣導入由元創電子研發的“長者照護智慧觀測服務”系統,為關懷獨居長輩盡一份心力。

“長者照護智慧觀測服務”系統,其特色是“5不1會”,包含長者不用穿戴、不需改變生活習慣、不會打擾長者生活、不用攝影機、不侵犯隱私,且會自動提供異常狀況通知,是高齡化時代下獨居長者照護的必備工具。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左)探視獨居長輩,了解使用智慧照顧觀測系統的感受。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左)探視獨居長輩,了解使用智慧照顧觀測系統的感受。(吳旭智議員提供)

吳旭智議員為交大資訊科學博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旅居科學家,長期投入在科技教育、長照關懷推動上,聚焦在如何運用科技創新的力量推動社會升級進步,此次引入的智慧觀測服務系統即是新竹縣智慧城市中的“智慧長照”一個亮點應用。

吳旭智表示,這套技術獲得國際的CES最佳創新發明獎,也獲得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新創採購補助,也就是說,中央支應80%,地方只需支應20%。今年有多個縣市申請,新竹縣是所有縣市當中唯二通過的其中之一,將透過縣府社會處委由“台灣社工人共好發展協會”執行運用,科技不能取代子女的孝順,但孝順的子女可以利用科技對長輩有更多的了解。

新竹縣府社會處長李國祿表示,持續引進創新的技術,做到尊重長者自理生活的意願,為縣民打造高齡友善環境,提高長者照顧服務品質是楊文科縣長施政一直努力的方向,包含在2021 年推出獨居老人智慧照顧通報系統,今年度更引進全球最先進的WiFi智慧觀測系統讓子女、照服員即可隨時隨地了解獨居長輩的生活作息狀況。特別是新竹縣幅員廣大,針對住在比較偏遠地區的長者,更可善用智慧物聯網技術提高遠距離、偏鄉的長者關懷及照護,補足人力與地方照護資源的不足。

智慧觀測服務系統可以在不侵犯長者隱私下,讓子女了解長輩每天活動作息和生活規律,電腦畫面為長輩一周睡眠、活動和如廁次數紀錄。
智慧觀測服務系統可以在不侵犯長者隱私下,讓子女了解長輩每天活動作息和生活規律,電腦畫面為長輩一周睡眠、活動和如廁次數紀錄。(吳旭智議員提供)

該套智慧觀測系統技術已完成場域驗證(Proof of Concept, POC),實際應用例子如下:現年已87歲的新埔陳阿姨,一雙兒女都在外地工作和成家,因此成為獨居老人。孝順的兒女擔心母親獨居在家的安全,於家中裝設攝影機了解母親生活起居的狀況。但在隱私考量下,排除母親臥室僅裝設在家中客廳,所衍伸的居家照護偵測的盲區令人憂心。

所幸現在這套智慧觀測服務系統可以在不侵犯長者隱私下,讓子女了解長輩每天活動作息、生活規律,更能精準掌握母親居家照護情況,且系統續航力佳、偵測範圍廣,有效降低居家照護偵測死角,遠勝攝影機功能。

【大紀元記者賴月貴台灣新竹報導】竹縣議員神助攻引薦智慧科技守護獨居長輩

旭智引介免用攝影機監控 智慧遠距守護獨居長輩

By 最新新聞
國民黨新竹縣議員吳旭智(左)探視新埔阿婆陳嬌妹,了解她使用智慧照顧觀測系統2個月下來的感受。(記者黃美珠攝)

出門在外打拚的子女,想要安全守護獨居家鄉且生活可以自理的親長有福了!國民黨籍新竹縣議員吳旭智最近引進獲得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所獎勵採購、由元創電子(股)公司研發的「長者智慧照顧觀測服務」系統,結合台灣社工人共好發展協會當「跑腿人」,透過巴掌大的監測器,了解獨居長輩的作息和活動狀況,提供人在遠方的子女隨時關懷且了解獨居親長作息狀況,今年4月迄今已嘉惠40個獨居長輩及其家庭。

這套系統經由中央和縣府的補助嘉惠40個新竹縣獨居長輩後,縣議員吳旭智今天跟元創科技茲深處長吳達蓮、台灣社工人共好發展協會秘書長兼督導王秋雲一起探視新埔87歲獨居阿婆陳嬌妹。陳嬌妹的女兒鄭瑞貞肯定這套系統,給他們或因工作、或因婚嫁而無法隨侍在母身側的兄弟姊妹安心不少。

吳旭智說,這套智慧觀測服務系統,特色在於「5不1會」,也就是:長者不用穿戴、不需改變生活習慣、不會打擾長者生活、不用攝影機、不侵犯隱私,但「會」自動提供異常狀況通知給子女或是志工,是高齡化時代下,子女遠距照護、關心親長的好幫手。

只是因需wifi輔助,所以40個搶先試用的長輩,除了子女願意配合、長輩本身生活可以自理,另外居住地的城鄉落差,也是能否獲得良好服務的重要因素。

元創科技資深處長吳達蓮說,這套觀測設備包含1個接收器和2個偵測器,偵測器中分作睡眠和活動監測。

睡眠監測部份,監測器只要放在臥床的上、下50公分之間,或是床旁1公尺範圍內都可以監測。至於監測活動上,只要沒有磚牆等遮蔽,以監測器為中心,半徑7、8公尺的範圍也都可以掌握。從中可以監測長輩的睡眠時間、活動狀況,間接了解其睡眠品質、生活作息,更能避免長輩萬一發生摔倒等意外時卻無人立即知曉。

因為一旦真的不幸監測到異常,他們的call center會立刻通知子女或專門服務獨老的台灣社工人共好發展協會志工前往查看。

吳達蓮說,某個遠嫁桃園的尖石女兒,擔心家中獨居的爸爸,再加上家裡沒有電話,她就經由這套系統的「24小時不活動警示」,透過簡訊、電子郵件的自動通知讓她可以跟老父的生活不脫節。

另名湖口輕微失智的阿婆,女兒移民新加坡。在疫情爆發後,女兒只能透過居服員或親友查探她的近況。現在透過前述智慧觀測系統,作女兒的隨時都能遠距照看媽媽的居家生活。而最驚喜的是,女兒透過系統每天的作息紀錄,把媽媽失眠的問題提供給醫師作參考,讓老人家終於可以慢慢睡個好覺,作息漸恢復正常。

國民黨新竹縣議員吳旭智(左起往右)今天探視實際使用「長者智慧照顧觀測服務」系統的新埔阿婆陳嬌妹及其女兒鄭瑞貞,肯定這套不會侵犯長輩隱私權的遠距照護系統,呼籲縣府可以多多推廣。(記者黃美珠攝)
「長者智慧照顧觀測服務」系統的監測器僅約成人的巴掌大。(記者黃美珠攝)
「長者智慧照顧觀測服務」系統的監測器可以放在臥床的上下方50公分範圍內(如圖左牆上)或是放在距離床1公尺遠內(如圖右桌面),可以監測獨居長輩翻身、呼吸等狀況。(記者黃美珠攝)

【自由時報記者黃美珠/新竹報導】竹縣議員引介免用攝影機監控 智慧遠距守護獨居長輩

台鐵南竹北站擬設站中醫大旁 規畫與新竹輕軌藍線共構

By 最新新聞
台鐵南竹北站擬設站於博愛南路上,並與新竹輕軌藍線互相轉乘。記者巫鴻瑋/攝影
台鐵南竹北站擬設站於博愛南路上,並與新竹輕軌藍線互相轉乘。記者巫鴻瑋/攝影

大新竹輕軌藍線可行性評估預計2024年11月完成,新竹縣府考量大眾運輸路網轉乘,擬協商台鐵在中醫大新竹附醫旁設置南竹北站,未來民眾不僅可搭車前往就醫,更可轉乘輕軌直接前往縣政府、體育場及遠百竹北等,完善竹北交通網。

縣府交旅處長游志祥表示,台鐵南竹北站擬設於博愛南路、公29公園腹地,同時輕軌藍線也將經由此路段,並可望實現車站共構方便民眾轉乘,目前將待大新竹輕軌路網規畫出爐後,縣府即會向台鐵局正式提出設站計畫,預期將帶動新一波竹北發展。

中醫大新竹附醫有望成為南竹北設站最大受惠贏家,院長陳自諒對於南竹北站設站樂觀其成,他表示,中醫大秉持為新竹居民救急、救命及處理急重症的使命,設站後服務量能就能擴及其他縣市,方便全國民眾前來就醫,除感謝縣府規畫,更盼台鐵與輕軌共構能早日完成。

縣議員吳旭智認為,除了台鐵南竹北站的設置,縣府也應考量竹北民眾需求,先行推動公車路線,培養民眾搭乘大眾運輸習慣;交旅處指出,雖實際設站仍須至少3到4年時間,不過已規畫利用先導公車培養運量,其中今年下半年即將上路的市區公車快捷9號,就會設站停靠於未來的台鐵南竹北站位置,串連高鐵新竹站及台鐵新竹站。

縣府表示,輕軌藍線計畫正緊鑼密鼓規畫中,路線除了串連高鐵新竹站及台鐵新竹站,路線也將途經竹北最重要的市區幹道光明六路,沿線可服務新竹特教學校、縣立體育場、縣政府等設施,並預計於中醫大及亞太美國學校間興建跨頭前溪橋,通往新竹市區。

【聯合報/ 記者巫鴻瑋】台鐵南竹北站擬設站中醫大旁 規畫與新竹輕軌藍線共構

竹縣公益路跑因故延期 旭智助跑愛不遲疑

By 最新新聞

華聖頓教育集團以「公益路跑 Run向愛」為主題,邀請集團1000多個家庭一起啟動善念、傳播愛,藉由公益路跑募集經費,幫助弱勢家庭。因受疫情影響,路跑活動延期舉辦,但在新竹縣議員吳旭智的積極促成之下,慷慨捐出募集款項,及時幫助需要的人,讓愛不遲疑。

華聖頓教育集團執行長莊瑞娜6日在吳旭智的陪同下,到新竹縣政府社會處捐贈十三萬零七百元活動結餘款,希望這筆款項能幫助弱勢家庭,由社會處副處長湯紹堂代表接受。

莊瑞娜表示,希望透過此次公益活動,教育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不只學會將心比心,更學會雪中送炭的意義,並了解分享的慷慨情操;同時希望能集結所有人主動關懷、奉獻愛的續航力,為公益盡一份心力,也藉由公益路跑活動,更加關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積極聯絡促成這項路跑活動的議員吳旭智表示,相當開心看到華聖頓教育集團藉由健康公益路跑活動,募集經費來協助弱勢家庭,相信有社會愛心的支持,政府可以做得更好,也希望更多善心人士出一份心力,幫助弱勢家庭在這疫情嚴峻時期能獲得及時的支持與關懷。

縣府社會處感謝集團之華聖頓幼兒園、紐約幼兒園、華聖頓文理短期補習班等所有富有愛心的家庭及跑友們的參與,正所謂「施比受有福」,大家的善舉讓更多弱勢家庭的孩子得到幫助!

莊瑞娜表示,原訂於2022/04/23舉辦的公益路跑將另擇期舉辦,再次感謝所有跑友的愛心付出與奉獻,惟願一起攜手抗疫,期待下次相見。

華聖頓教育集團執行長莊瑞娜(中)在議員吳旭智(左4)陪同下,前往新竹縣政府社會處捐贈13萬700百元路跑活動結餘款。 (吳旭智議員辦公室提供)

【大紀元記者賴月貴台灣新竹報導 】竹縣公益路跑因故延期 旭智助跑愛不遲疑

竹北6月將啟用41站YouBike 民眾卻對設站有意見

By 最新新聞
竹北市6月就能騎到YouBike,站點分布已可查詢。圖/縣府提供
竹北市6月就能騎到YouBike,站點分布已可查詢。圖/縣府提供

竹北市將在6月底搶先新竹縣其他鄉鎮,最先啟用41站YouBike,但站點公布後卻引來民眾許多意見,有居民疑惑縣府明明大力宣傳AI智慧園區,為何卻沒有設站,還有不少民眾反映市內多條主幹道竟沒有設站或站點密度不足,呼籲縣府可多考量民眾需求,盡量增設站點。

據縣府交旅處公布資料,新竹縣YouBike分為2階段,第一階段在竹北市區內拓點,預計今年底竹北市有50站覆蓋,第二階段擴及竹東、新豐及湖口,3鄉鎮合計設50站,後年目標完成全縣100站設置。

不過許多市民對站點分布並不滿意,普遍表示「還不夠」,有校長認為東興圳綠園道沿線站點不足,如何因應未來總圖啟用,也有民眾質疑AI園區、勝利國中,甚至水瀧重劃區都未設站,對民眾利用上十分不便。

縣議員吳旭智表示,已接到不少民眾陳情指出縣府公布的YouBike竹北50站,有不少主幹道竟沿線都沒有設站或站點密度不足,例如文興路、縣政二路、光明六路東二段等,呼籲如會勘評估可行,縣府應盡量廣設站點。

縣府交旅處長游志祥表示,YouBike設站原則以人口熱點作為建置站點的優先選擇,並採取先廣後密的設站方式,將依據民眾實際需求及周邊人行道、公園空間是否足夠,進行設站評估。

此外,縣府也推捐站機制,若有關單位有意與縣府共同推動設站,可與交旅處接洽,一起為綠色運輸努力,民眾若有設站建議,也可透過微笑單車客服中心、1999為民服務專線或縣民信箱提供相關意見,縣府將依設站原則評估納入後續設站參考。

竹北市ubike站點

 【聯合報 / 記者巫鴻瑋/新竹報導】竹北6月將啟用41站YouBike 民眾卻對設站有意見

竹縣竹北市UBike6月底上路 旭智建議設100個站點

By 最新新聞
縣長楊文科日前宣布竹北市UBike將在6月底上路,縣議員建議50個點點增為100個站點。(羅浚濱攝)

縣長楊文科日前宣布優先在竹北市推動的UBike6月底上路,將先設41個站點,年底完成50個站點,縣議員吳旭智和林禹佑根據輿情反應,建議增設到100站點,並要有完整配套,避免UBike與行人及汽機車爭道變成「U掰咖」!

交旅處長游志祥指出,竹北市公所同意與縣府合作後,UBike會以設100個站點為目標,該處已將8000萬元的擴充案送給公所,雙方會再討論共同合作的可行性,相關擴充案的經費,竹北市公所將依程序提報竹北市代表會,待同意墊付後就能增加UBike的服務量能和據點。

吳旭智表示,交旅處日前公佈UBike規畫在竹北設置41個站點,引起竹北市民熱烈議論,民眾質疑站點並未依人口、重要交通路段、人潮流量大的地點設置,將不敷實際使用需求,他將各line群組、臉書網路社群中民眾意見彙整後,認至少還應再增設60個站點,才足夠民眾日常使用。

需增設地點包括,台科大重劃區、水瀧重劃區、公三公園、興隆路沿岸河濱公園等人潮流量較大的地段,總計竹北應增設UBike 站點至 100站,並應明訂站點決定規則,以回應民眾的期待。

吳旭智指具體規畫應包含如何與竹北市公所合作推動、預計增加經費跟數量、設置期程規畫及如何讓民眾參與站點增設。他和林禹佑議員都認為,要建立友善自行車道路,應配套同步進行,避免與行人、汽機車爭道,並訂定使用UBike的優惠措施。

游志祥說,依照道交規則,自行車原則禁止騎乘人行道,若有例外部分如光明六路部分路段的人行道會設置相關標誌圖說,現階段會針對預估熱門站點間的通勤路線加強盤點安全環境。

游志祥並說,竹北市UBike會以收費將比照全國實施方式,採前4小時內每半小時收費10元,後4小時每半小時20元,會在啟用前公布相關優惠措施來鼓勵民眾騎乘。

 【中時/羅浚濱報導】竹縣竹北市UBike6月底上路 旭智建議設100個站點

新竹客運擬停駛桃竹竹苗34條路線 竹縣府回應了

By 最新新聞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今日質詢建議縣府可像台中市府一樣,透過市府大量挹注經費資源,引進新客運公司、補貼車資,提升客運載運量,包含前8公里免費、提升服務品質等,希望大眾運輸運量得到突破。記者巫靜婷/攝影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今日質詢建議縣府可像台中市府一樣,透過市府大量挹注經費資源,引進新客運公司、補貼車資,提升客運載運量,包含前8公里免費、提升服務品質等,希望大眾運輸運量得到突破。記者巫靜婷/攝影
新竹客運在桃竹竹苗4縣市共34條路線,擬在今年9月12日營運許可證到期後,不再繼續經營,縣長楊文科今日答詢時表示應想辦法突破。記者巫靜婷/攝影
新竹客運在桃竹竹苗4縣市共34條路線,擬在今年9月12日營運許可證到期後,不再繼續經營,縣長楊文科今日答詢時表示應想辦法突破。記者巫靜婷/攝影

新竹客運在桃竹竹苗4縣市共34條路線擬在今年9月12日營運許可證到期後,不再繼續經營,新竹區監理所證實已收到新竹客運函文,不過強調將收集縣市政府意見後,盡力與客運業者協調。擬停駛路線中,多達26條路線行經新竹縣,已有多位縣議員表達關切,縣長楊文科也於今日答詢,應想辦法突破。

新竹客運3月底發函給公路總局新竹區監理所,說明其營運許可證到今年9月12日屆滿後,將不再繼續經營,相關路線共34條受影響,影響縣市包含桃園市、新竹縣市及苗栗縣,其中全程在新竹縣境內的路線共16條,跨新竹縣至桃園市、新竹市境內也有多達10條,對新竹縣市偏鄉學生、上班族通勤影響甚鉅。

消息一出,新竹縣多位議員表達關切,希望竹客停駛路線能夠挽回,或是公路總局和縣府能拿出因應之道,交旅處今日表示,縣府於4月初收到公路總局新竹區監理所來函詢問,表示新竹客運考量營運成本表達不續營,詢問相關縣市政府意見供公路總局參考及後續處理。

新竹縣政府已於4月中旬回函,明確表達縣民的交通服務不能中斷,仍請主管機關公路總局積極協調業者續營,或轉介其他業者繼續提供服務,據了解其他鄰近縣市也回覆相同意見。竹縣日前並透過縣籍立委林思銘向交通部長王國材表達縣府及縣民意見,也獲得部長及公路總局承諾會協助處理。

交旅處長游志祥表示,將持續與新竹區監理所了解處理狀況,視需要會請監理所召開與4縣市政府協調會議,由於新竹客運於竹縣行經路線多屬於基本民行,班次較少、載客量較低,仍希望爭取業者續營,參考其他縣市案例,若無法續營,可能採取路線整併或調整班次,不過仍需要4縣市政府共同協商。

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新竹客運因不符經濟效益與成本,無法做下去,立委林思銘拜託交通部提升補助經費,這是第一步,而縣府過去也曾在偏鄉如尖石鄉與計程車合作也是辦法之一,另外在竹北市區也能考慮釋出路權,讓民間業者經營快捷公車,或是由縣府經營大眾運輸,利用補助找民間業者合作等,將請交旅處思考如何突破,讓需要公共運輸的民眾方便。

縣議員吳旭智今日質詢則建議縣府可像台中市府一樣,透過市府大量挹注經費資源,引進新客運公司、補貼車資,提升客運載運量,包含前8公里免費、提升服務品質等,希望大眾運輸運量得到突破。不過交旅處初步回應,新竹縣財政考量與台中市差異太大,後續將盤點新竹縣市區客運缺口,與公所合作向公路總局爭取補助辦理。

新竹客運在桃竹竹苗4縣市共34條路線,擬在今年9月12日營運許可證到期後,不再繼續經營,交旅處長游志祥表示,視需要會請監理所召開與4縣市政府協調會議。記者巫靜婷/攝影
新竹客運在桃竹竹苗4縣市共34條路線,擬在今年9月12日營運許可證到期後,不再繼續經營,交旅處長游志祥表示,視需要會請監理所召開與4縣市政府協調會議。記者巫靜婷/攝影

【聯合報 / 記者巫靜婷/新竹即時報導】新竹客運擬停駛桃竹竹苗34條路線 竹縣府回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