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ategory

最新新聞

新竹縣公共休憩空間不斷增加 竹縣議員吳旭智關心後續維管問題

By 最新新聞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十八日在縣政總質詢時指出,「孩子生了就要養,公園蓋了就要管!」,要求縣府明訂後續認養規則,才能有效維持公園的品質。

吳旭智說,今年東興圳、AI智慧園區公園完工啟用後,成為大人小孩休憩玩樂的新天地,後續縣府還有廿二座特色公園陸續如火如荼動興建中,然而對於公園後續的維護管理,將成為公園延續使用的關鍵。

產發處表示,依據「新竹縣公園管理自治條例」原則,新竹縣各公園由各鄉鎮市公所負責維護管理事宜,而新竹縣目前所規畫廿二座特色公園後續將由所在地竹北市公所及芎林鄉公所來維管。另外,縣府今年也訂定「新竹縣縣有公園認養作業要點」,鼓勵各機關、學校、團體認養轄內公園綠地。

縣長楊文科表示,為完備東興圳為休憩空間功能,目前還是由縣府來進行管養,後續再移交給竹北市公所,未來東興圳及廿二座特色公園完工後,也會要求公所依據「新竹縣公園管理自治條例」原則來進行管養。

此外,吳旭智議員也對民眾反映AI智慧園區公園、東興圳要有廁所,縣府隨即在AI公園設立流動廁所,並透過i-voting網路投票東興圳公共廁所的方案,表達肯定,並建議縣府多利用這種方式增加民眾參與公共政策討論。

縣長楊文科表示,最近新竹縣公園開放後,不斷受到鄉親的肯定,目前東興圳新建廁所i-voting網路投票,不同意興建的方案票數居先,據知是當地民眾意見偏向東興圳不建議興建廁所,縣府後續也將持續提供公民參與管道,增加民眾表達意見機會。

【東台灣新聞網/鄧宜報導】新竹縣公共休憩空間不斷增加 竹縣議員吳旭智關心後續維管問題

吳旭智質詢強調重視重大工程品質與時程

By 最新新聞
新竹縣議會舉行第19屆第6次定期會議,18日縣議員吳旭智進行質詢。(吳旭智提供)

新竹縣議會舉行第19屆第6次定期會議,18日竹縣議員吳旭智在質詢中表示,從重大工程管理情況、縣內公園維運管理、深夜改裝車噪音汙染、大新竹交通運輸計畫、「無家者」社會救濟等議題來看,還有許多改善空間。

吳旭智說,在物料漲、工資漲的通膨時代,請縣府務必針對縣內重大公共建設詳細盤點,給予具體因應政策,如新竹縣立總圖書、共融式特色公園、各級學校新設校、遷校地、竹北頭前溪河堤高灘地等工程,應盡速招標或向中央爭取足額預算。

除此之外,吳旭智也提出縣內興建中的公園完工後的維運,以及深夜改裝車噪音污染問題建請縣府改善。「孩子生了就要養,公園蓋了就要管」關於公園問題,從近期民眾對於AI智慧園區公園要有廁所、東興圳公廁i-voting網路投票結果來看,吳議員強烈建議對於本縣公園維運應有清楚的權責單位,後續認養規則、經費也必須事先規劃,並透過善用i-voting廣徵民意,才能有效維持公園的品質。

而關於深夜改裝車噪音問題,吳旭智也建請縣府規劃提升科技執法量能,參考110年上半年度全國科技執法表現較佳的台北、新北、桃園、高雄等縣市,評估設置固定式噪音照相偵測、並積極爭取未來中央所規劃的「聲音照相2.0」等設備。

對於即將進行規畫的新竹縣捷運、輕軌計畫,吳旭智則質詢「針對大眾捷運系統,在楊縣長任內預計要達到怎樣的指標?捷運預計要多久才會完成?」吳旭智強調,既然這麼重要的工程都願意投資了,針對最基礎的縣內公車、自行車規劃需積極加速進行!吳旭智秀出竹北市各里人口數與公車站數量比例分布圖,顯示「現有公車規劃,無法滿足人口快速成長的竹北!」吳議員建議整合新竹縣一般公車、快捷、竹北市免費公車,以及推動候車環境的優化,包含遮雨、智慧告示設施的完善。

吳旭智也提到其他相關議題,包含如何幫助無家者穩定居住工作、校園安全維護、電子菸校園防制、i-voting的應用等,都需要縣府團隊持續來規劃與執行,才能帶給縣民真正有「幸福感」,高生活品質與現代化的領先城市。

【大紀元記者賴月貴台灣新竹報導】吳旭智質詢強調重視重大工程品質與時程

竹縣公共工程倍增 旭智籲明訂維運規則、爭取中央經費

By 最新新聞

新竹縣AI智慧園區公園、東興圳陸續完工啟用後,成為大人小孩休憩玩樂的新天地,後續縣府還有規劃22座特色公園陸續如火如荼動土,對於未來公園後續的維護管理,將成為公園延續使用的關鍵!竹縣議員吳旭智今(18)日在縣議會總質詢中指出,「孩子生了就要養,公園蓋了就要管!」要求縣府明訂後續認養規則,才能有效維持公園的品質。

吳旭智議員在質詢中也要求縣府團隊,在物料漲、工資漲的通膨時代,務必針對縣內重大公共建設詳細盤點,並給予具體因應策略。如新竹縣立總圖書、共融式特色公園、各級學校新設校、遷校地、竹北頭前溪河堤高灘地等工程,應盡速招標或向中央爭取足額預算!

吳旭智表示,孩子生了就要養,公園蓋了就要管!關於公園問題,從近期民眾對於AI智慧園區公園要有廁所、東興圳公廁i-voting網路投票結果來看,他建議對於竹縣公園維運應有清楚的權責單位,後續認養規則、經費也必須事先規劃,並透過善用i-voting廣徵民意,才能有效維持公園的品質。

對於即將進行規畫的新竹縣捷運、輕軌計畫,吳旭智則質詢「針對大眾捷運系統,在楊縣長任內預計要達到怎樣的指標?捷運預計要多久才會完成?」他強調,既然這麼重要的工程都願意投資了,針對最基礎的縣內公車、自行車規劃需積極加速進行!吳旭智建議整合新竹縣一般公車、快捷、竹北市免費公車,及推動候車環境的優化,包含遮雨、智慧告示設施的完善。

縣長楊文科表示,為完備東興圳為休憩空間功能,目前還是由縣府來進行管養,後續再移交給竹北市公所,未來東興圳及22座特色公園完工後,也會要求公所依據「新竹縣公園管理自治條例」原則來進行管養。

楊文科指出,最近新竹縣公園開放後,不斷受到鄉親的肯定,目前東興圳新建廁所i-voting網路投票,不同意興建的方案票數居先,據知是當地民眾意見偏向東興圳不建議興建廁所,縣府後續也將持續提供公民參與管道,增加民眾表達意見機會。

【民眾網方健龍新竹報導】竹縣公共工程倍增 民代籲明訂維運規則、爭取中央經費

《圖說》竹縣議員吳旭智(中)在議會總質詢中,要求縣府明訂公園後續認養規則,才能有效維持公園的品質。(圖/新竹縣議員吳旭智提供)
《圖說》吳旭智要求縣府團隊,在物料工資雙漲的通膨時代,務必針對縣內重大公共建設詳細盤點,並擬定具體因應策略。(圖/新竹縣議員吳旭智提供)

新竹縣特教生獨輪展Show自信心「騎」刻改變

By 最新新聞
新竹縣政府教育處長楊郡慈表示,對尹理事長與吳議員表達肯定,能將如此有意義的活動在新竹縣從無到有的推動,為新竹縣的教育累積更多改變與提升的能量。

「新竹縣2020學年度下學期兒童專注力與情緒管理訓練-獨輪車活動成果觀摩」於2021年11月14日上午十點在竹北市中正國小舉行,15名特教學童透過獨輪車的訓練,培養耐心、信心、專注力,乃至情緒管理能力的提升。出席成果展的老師與家長紛紛表示,看到孩子的蛻變與成長,特別感謝新竹縣政府教育處、中正國小、臺北市教育關懷協會理事長尹玉娟、新竹縣議員吳旭智、獨輪車教練高焜燦、有智一同未來教育發展協會等社會各界的支持,讓特教生可以騎出一片自己的天空。

新竹縣政府教育處長楊郡慈分別致鏳感謝狀感謝所有幫助及協助活動推動的單位及個人。

新竹縣政府教育處長楊郡慈表示,對尹理事長與吳議員表達肯定,能將如此有意義的活動在新竹縣從無到有的推動,為新竹縣的教育累積更多改變與提升的能量。中正國小校長林仁煥說,獨輪車活動的成果,要感謝新竹縣政府教育處的支持、臺北市教育關懷協會理事長與吳新竹縣議員的推動,教育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事業,今日鍥而不捨的耕耘,嘉惠很多新竹縣特教生,幫助他們能更有自信的去開創自己的未來!

新竹縣政府教育處長楊郡慈頒發接受陪訓的種子教師證書,圖為退休的老師為此次四位取得證書的種子老師之一。

2021年1月份起至今的訓練,中間一度因疫情惡化歷經三級警戒的中斷,每週1次共累計18週,54小時的刻苦練習,終於訓練期滿,能在舞台上充分展現平日練習的成果。每位學生以專注的神情、全神貫注地站在獨輪車上聽著教練的指令穩健前行,而每個看似簡單的動作,背後其實都是無數次的練習、挫敗與「再試一次」的勇氣所堆砌出來的精湛騎術。

竹苗區映興國際同際會會長吳沛玲代表致贈經費由新竹縣政府教育處長代表接受。

受邀出席參與成果展的老師與家長表示,最令人感動的不僅是孩子在舞台熠熠發光的眼神,而是他們英姿颯爽的身影背後,所代表的改變與成長。老師們說,孩子們在接受獨輪車培訓後,由原先學業表現普通、理解力差、缺乏耐心,到現在個性與態度上有顯著的進步與改變;比如,訂正作業時配合高、且比較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上課的態度也轉為積極、學習認真、反應更是變快了,整體上都更有自信的展現出積極主動學習的態度。

獨輪車教練高焜燦表示,學獨輪車不只是能騎快,騎慢更重要,原地靜止不動更是基本功。而學習中很注重陪伴與鼓勵。

學生的媽媽們則表示十分感謝學校、理事長及吳議員推動這樣的活動,對於教育的用心銘感在心。孩子受訓後的變化,不只在於專注力的提升,同時也提升了孩子們對於自己的自信心,在遇到困難時不會一直逃避,反而比以前更有自己的想法、也會想去努力嘗試新的事務,情緒管理的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為了鼓勵孩子們的認真學習態度,在成果展示之後並發給每位小朋友一份奬勵。

指導教練高焜燦則表示,獨輪車具有特殊的魅力,只要能克服恐懼和秉持堅持的精神,一定可以學會,並從中建立自信與永不放棄的精神!成果發表會中,聽到許多老師與家長的肯定,尹理事長表示,「騎獨輪車是培養『受挫力』的運動,特別是孩子在練習的過程中,一次次跌倒,卻又一次次再爬起來繼續挑戰,無形中養成孩子勇於挑戰困難的耐心與自信!」。新竹縣吳議員則表示,騎獨輪車的訓練雖然辛苦,但過程中使學生變化了性格、增加了耐心、信心與態度,「態度改變,孩子的人生也跟著改變!」,肯定校方及獨輪車高教練的用心,同時也感謝新竹縣政府教育處、各界善心人士們的支持與推動,才讓成果越來越豐碩。為了鼓勵孩子們的認真學習態度,並給每位小朋友一份奬勵。

【TraNews全球新聞記者蔡聰挺/新竹報導】新竹縣特教生獨輪展Show自信心「騎」刻改變

竹縣特教生獨輪展Show自信心

By 最新新聞
竹縣特教生獨輪展Show自信心,有自信後,學子們的課業也跟著進步,更配合老師的要求訂正作業。(記者彭新茹攝)

「新竹縣一0九學年度下學期兒童專注力與情緒管理訓練獨輪車活動成果觀摩」十四日在中正國小舉行,十五名特教學童透過獨輪車的訓練,培養耐心、信心、專注力,乃至情緒管理能力的提升。

竹縣教育處長楊郡慈對台北市教育關懷協會理事長尹玉娟與竹縣議員吳旭智對特教師的關懷予以感謝,尤其將如此有意義的活動在新竹縣從無到有的推動,為新竹縣教育累積更多改變與提升的能量。

中正國小校長林仁煥表示,今日鍥而不捨的耕耘,嘉惠許多特教生,幫助他們更有自信開創自己的未來。今年一月份起至今的訓練,中間一度因疫情惡化歷經三級警戒的中斷,每週一次共累計十八週,五十四小時的刻苦練習,終於今日訓練期滿,在舞台上充分展現平日練習的成果。每名學生以專注的神情、全神貫注站在獨輪車上聽著教練的指令穩健前行,而每個看似的簡單動作,背後其實都是無數次的練習、挫敗與「再試一次」的勇氣所堆砌出來的精湛騎術。

指導教練高焜燦表示,獨輪車具有特殊的魅力,只要能克服恐懼和秉持堅持的精神,一定可以學會,並從中建立自信與永不放棄的精神。

尹玉娟理事長表示,騎獨輪車是培養『受挫力』的運動,特別是孩子在練習的過程中,一次次跌倒,卻又一次次再爬起來繼續挑戰,無形中養成孩子勇於挑戰困難的耐心與自信。

吳旭智議員表示,騎獨輪車的訓練過程使學生變化性格、增加耐心、信心與態度,「態度改變,孩子的人生也跟著改變!」

出席參與成果展的老師與家長表示,最令人感動的不僅是孩子在舞台熠熠發光的眼神,而是他們英姿颯爽的身影背後,所代表的改變與成長。老師們說,孩子們在接受獨輪車培訓後,由原先學業表現普通、理解力差、缺乏耐心,到現在個性與態度上有顯著的進步與改變,例如訂正作業時配合高、且比較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上課的態度也轉為積極、學習認真、反應更是變快了,整體上都更有自信的展現出積極主動學習的態度。

家長們說,孩子受訓後的變化,不只在於專注力的提升,同時也提升孩子們對於自己的自信心,遇到困難時不會一直逃避,反而比以前更有自己的想法、也會想去努力嘗試新的事務,情緒管理的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

【中華日報/彭新茹新竹報導】竹縣特教生獨輪展Show自信心

學騎獨輪車 特教生更有自信

By 最新新聞
特教生從學騎獨輪車找回自信和毅力。 (記者黃美珠攝)

由新竹縣議員吳旭智發起,獲縣府教育處支持而合辦的兒童獨輪車活動,幫助有情緒障礙、自閉或過動問題的中、小學生在各領域的學習漸入佳境,昨天舉行成果發表。十五名特教生透過獨輪車秀展現耐心、信心、不怕摔倒的良好情緒管理和心理素質,讓坐在台下的父母們忍不住眼角噙淚。

吳旭智說,以獨輪車訓練特教生的專注力和情緒管理,有十五人通過十八週、五十四個小時的苦練,以純熟技巧贏得掌聲。

今年有四名社會人士和清華大學特教系學生,經培訓後成為種子教練,顯示透過獨輪車改善情緒障礙、過動或自閉問題的成效,已漸獲重視。

吳旭智說,訓練活動經費來自縣府教育處及映興同濟會與新竹縣托嬰協會理事長張玉年的贊助。清大特教系學生則出任每次課程的志工,協助教練高焜燦和所有學員。

受邀出席的各校老師們說,情緒障礙、自閉或過動的孩子,課業學習表現多半普通,且理解力差又缺乏耐心,但經過獨輪車的訓練後,個性與態度都有明顯進步與改變,訂正作業的配合度變高、比較勇於表達想法,更積極認真參與課堂活動,自信逐漸累積。

【自由時報/黃美珠新竹報導】學騎獨輪車 特教生更有自信

竹縣特教生獨輪車學習成果分享 展現重塑自信神采

By 最新新聞
經過18週、54小時的訓練,新竹縣15名國中小特教生今天「贏」來登台展現獨輪車技術的高光時刻。(記者黃美珠攝)

用獨輪車幫助有情緒障礙、自閉、或過動問題的中小學生在各領域的學習漸入佳境,新竹縣議員吳旭智發起,獲得縣府教育處支持而合辦的兒童獨輪車活動今天舉行成果發表,15名國中小特教生透過獨輪車秀,展現他們的耐心、信心、不怕摔倒的良好情緒管理和心理素質,讓坐在台下的父母們忍不住眼角噙淚。

縣議員吳旭智說,這是他們第2年以獨輪車培養訓練國中小特教學生的專注力和情緒管理,再度有15名孩子通過了18週、54個小時的刻苦練習,「贏」來他們登台表現的高光時刻。

而意義非凡的是,這個騎獨輪車協助特殊孩子騎破他們努力很久卻無法突破的人生困境之外,今年還有4名社會人士和國立清華大學特教系的學生經培訓後成為種子教練,顯示這種另類的獨輪車「治療」情障、過動、或是自閉的成效已漸獲注意和重視。

吳旭智說,這個訓練活動經費來自縣府教育處,以及映興同濟會與新竹縣托嬰協會理事長張玉年的贊助。清大特教系學生更是出任每1次課程進行中的志工協助教練高焜燦和所有學員們。

吳旭智說,今年的課程一度因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警戒而被打斷,但是學生們不為所困,有人自己借車回家練,有人則在父母支持下乾脆自己買車就是不想放棄。

受邀出席的各校老師們則直言,情障、自閉或過動的孩子們課業的學習表現多半普通,且理解力差又缺乏耐心,但經過獨輪車的訓練後卻很明顯在個性與態度上都有進步與改變,像是:訂正作業配合度變高了、或比較勇於表達想法,也因此更積極、認真參與課堂活動,整體自信也就逐漸累積。

教練高焜燦說,學生只要能克服恐懼、秉持堅持的精神就能學會獨輪車,也就是這樣的學習經驗,可以重塑這些特教學生們的自信,讓他們建立永不放棄的精神。

【自由時報/黃美珠新竹報導】竹縣特教生獨輪車學習成果分享 展現重塑自信神采

經過18週、54小時的訓練,新竹縣15名國中小特教生今天「贏」來登台展現獨輪車技術的高光時刻。(記者黃美珠攝)
學生們以S型曲線,騎著獨輪車穿越障礙。(記者黃美珠攝)
新竹縣參與獨輪車學習的國中小學生,經過18週的訓練,不僅學會騎獨輪車,也能跟同伴來個「花式」騎車法,展現獨輪車的魅力。(記者黃美珠攝)

新竹縣市議員響應「國際良心日」:良心就是在職務上恪盡本份

By 最新新聞
圖說一:吳旭智議員認為良心可以讓自己快樂,良心良行可以幫助別人獲得內在的平靜與快樂。

守護良心 從小做起 良心良行 你我一起」(https://youtu.be/f6inH-4-BW0)是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台灣)、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良心時代運動網站爲響應2021年聯合國「國際良心日」於8月14日共同主辦線上論壇,主辦單位邀請立法委員林思銘、鄭正鈐、新竹縣議員吳旭智、余筱菁、何智達,還有新竹市議員田雅芳,及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黃元惠醫師等社會菁英,分享他們的良心準則及日常生活中的良心事。

新竹縣議員吳旭智表示,雖然疫情帶來恐慌跟生離死別,但也可以趁此機會從心靈上做探討,從過去的「超越別人成就自己」,變成「超越自己成就別人」。他認為良心是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活得更快樂的方法,真正的快樂或許不是來自網路搜尋來的外在方法,而是來自行為跟心。例如幫助別人以後,就會有一種快樂的感覺。他認為如果能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做任何事都從良心出發,或許世界災難會變少,人與人會更和樂,自己會更快樂。

「良心須要不斷地提醒、呼籲,才會內化。」縣議員何智達表示,人的品質很重要,尤其是政治人物,要有禮義廉恥,因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政治人物會影響社會風氣,更須要以身作則。他希望國際良心日的推動不要有結束的時候,因為從自己的良心自覺,感覺自己對社會有責任,共同努力提升大家的人品,讓社會更祥和、更進步。

縣議員余筱菁認為,政府官員甚至是民代,更應該好好奉行「良心良行」,否則會讓民眾對政府、政治失去信心。她舉例919竹北黃媽媽事件,表示陳抗是憲法保障人民的權益,警察是執法單位,應該有法治精神,不能禁止人民錄音、錄影及發聲的權利,雖然最後還給黃媽媽清白,卻不見警察出來道歉。余筱菁呼籲警察機關應該知法守法,保障人民的權益,並表示如果大家都能聽從內心善良的聲音去做事情,相信世界就會慢慢變好。

「良心就是在自己的職位上恪盡本分,如果沒有恪盡本份,就是沒有良心。」市議員田雅芳以家暴事件及919竹北事件做說明,表示如果人民的第一線保母沒有良心,人民所受到最嚴重的傷害可能是死亡;例如919事件中(https://919sos.tw/)的黃媽媽一家人,除了黃媽媽受到急性壓力症候群(ASD)之外,案發至今將近一年,她的家人都還沒從警察暴力的陰影中走出來。她認為政府在執行公權力時,必須要遵循法律的規定,實行合法的程序,如果在職務上沒有恪盡本份就是沒有良心。

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在廣島原爆76周年和平紀念之際,特別發表一篇演說強調:「在不平安的世界現況中,唯有人類最珍貴的愛與良心,能夠撫平傷痛;能夠鼓舞希望;能夠轉動未來;能夠創造和平。」

【記者李欣/新竹報導】新竹縣市議員響應「國際良心日」:良心就是在職務上恪盡本份

圖說二:余曉菁議員以919竹北事件為例,表示政府官員、民代,更須要實踐「良心良行」,否則會讓民眾對政府失去信心,會帶給台灣不好的影響。
圖說三:何智達議員表示,天天都是良心日,應該把良心落實在平常的生活裡,並希望國際良心日能夠一直推動下去,不要停止。

竹縣總圖基地33棵喬木將移植東興圳綠41 增加公園綠化

By 最新新聞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邀請議員、在地里長及鄰近社區居民代表等前往綠41會勘,透過充分溝通,了解民眾所需。(記者廖雪茹攝)

新竹縣竹北東興圳景觀再造計畫已全面開放,提供都市居民休閒遊憩的去處;其中,綠41公園因新植喬木小無法提供綠蔭,民眾向縣府提議增加綠化量,經文化局整體盤點,決議將縣立圖書館新建工程基地內原要移除的33棵喬木移植到綠41,以提升公園綠意及美觀。

文化局說明,屬於東興圳一期工程中的綠41公園,因增加水域面積、增設市民農園、水上步道、調整人行步道及車道,因此於基地內調整植栽,包含原地保留喬木54棵,移除48棵喬木,新植喬木66棵,但由於目前新植喬木尚小無法提供綠蔭,民眾提議予以移植或新植成株喬木。

適逢新竹縣縣立圖書館新建工程基地內部份喬木於工程施工前須予移除,為落實永續公共工程理念,兼顧生態保育原則,決定屆時將移植到東興圳綠41。

文化局說,經盤點這次移植喬木類型,包含白千層、芒果、櫸木、南洋杉、七里香、桑樹、朴子樹、蓮霧、橄欖樹、油桐樹等共計33棵。

縣長楊文科表示,經過民眾的倡議,文化局也積極了解民眾需求、會勘溝通,並立即改善;對於綠41植栽部分,後續將請樹醫師協助,提供專業移植建議,以提高喬木移植存活率,其他民眾相關建議也將納入檢討評估。

新竹縣竹北東興圳景觀再造計畫已全面開放;其中,綠41公園因新植喬木小無法提供綠蔭,民眾向縣府提議增加綠化量。(竹縣府提供)

【自由時報/記者廖雪茹報導】竹縣總圖基地33棵喬木將移植東興圳綠41 增加公園綠化

新竹縣竹北東興圳景觀再造計畫已全面開放;其中,綠41公園因新植喬木小無法提供綠蔭,民眾向縣府提議增加綠化量。(竹縣府提供)

國際級義大利藝術家作品登場 「林家畫廊」散發藝術魅力

By 最新新聞

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位於竹北高鐵特區的光明六路東二路268號「林家畫廊」配合政府規定,暫停辦理活動。直到疫情降級後,7月31日宣布開幕,林家畫廊搶了疫後第一檔藝文頭香。當天雖然賀客盈門,但藝文人士都能遵守防疫規則,細細品味展出作品,在疫情期間獲得心靈療癒!

開幕當天,新竹縣藝文界人士陸續抵達畫廊,新竹縣文化局副局長林益洲、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副院長蕭銘芚副院長、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創新設計學院院長顧鴻壽、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系助理教授侯忠穎、醫療人因論談規劃者清大榮譽教授王明揚、藝市學專家黃河老師、胡九蟬藝術家、林森輝藝術家及泰雅學堂的陳智明校長、高文良校長;政界人士則有立委林思銘、竹北市代表會主席林啟賢及縣議員林禹佑、林增堂、杜文中、吳旭智、張珈源;業界人士則有義民廟董事長林光華、方達喜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翡冷翠文創、Birsto302餐酒館、DTIDA理事長郭煌村等人士及青易設計、美居建設均一同到場。

圖說:林家畫廊疫後隆重開幕,賀客盈門,喜氣洋洋。

「林家畫廊」首展國際級藝術家為Andrea Rusin、Stefano Misesti和Beni Chu 三位義大利藝術家,展出主題為“藝遊新竹”Exhibition of Andrea Rusin、Stefano Misesti 、Beni Chu,以藝術家觀點描繪出新竹在地人文景點的創作,用畫說在地故事,用畫留下歷史與美好記憶,用畫來介紹國際好友關於臺灣的美麗、新竹的景點,展現出人親土親的在地氣息。展期2021年即日起至8/7。

藝文人士表示,新竹縣文風鼎盛,藝文蓬勃發展,這場疫情讓大家悶太久,到林家藝廊賞畫,不僅賞心悅目,鬱悶心情也跟著一掃而空。賓客希望林家畫廊多多舉辦這類互動的藝術展覽,提供藝文愛好者飽覽各類作品的機會,開拓藝術視野。

圖說:立委林思銘與竹北市代會主席林啟賢對畫作產生高度共鳴。

「林家畫廊」負責人林玉華目前也是環宇電台每周六早上11點至12點 talking Art「藝起聊聊」節目主持人。藝文愛好者的熱烈反應,讓林玉華深受鼓舞,強調藝術與人文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疫情中更需要藝術的陪伴與療癒,爾後將規畫多項活動,絕不辜負期待!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國際級義大利藝術家作品登場 「林家畫廊」散發藝術魅力